四安道中所见(其二十)

每羡向平婚嫁了,恣游五岳可曾回。

也应未断尘缘在,依旧挑包入浙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常常羡慕向平已经结婚安家,他是否曾遍游五岳归来。
或许尘世情缘还未了结,他依然挑着行囊进入浙江之地。

注释

向平:古代小说《西京杂记》中的人物,以婚姻美满著称。
恣游:随意漫游,无拘无束地游览。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尘缘:世俗的缘分,指尘世间的情感联系。
挑包:挑着行李包裹。
浙:浙江,这里指代浙江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于远嫁的女子的思念之情。"每羡向平婚嫁了,恣游五岳可曾回"表达了诗人对那位已嫁作他人的女子的深深怀念,她可能因缘故远嫁,而诗人自己则在外游历,心中充满了对她的思念。"也应未断尘缘在,依旧挑包入浙来"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旅途,但内心对于尘世间的情感并未切断,他依然背着行囊,向着浙江的方向前进,或许是想要寻找那份已逝去的爱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无限留恋。语言质朴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又不失韵味,是一首充满乡愁与爱恨交织的佳作。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四安道中所见(其十)

千颗丰融怕日侵,楮生调护贵于金。

直须待折囊封了,方见冰霜一片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三)

崎岖踏破布行缠,负米担盐似蚁缘。

为羡生涯随处足,五湖鲑菜范公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十四)

儿能忍渴留佳酝,我亦开包得快梨。

自笑初无泥可洗,颓然还得醉如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

分明路入茶山去,唤起昏昏嗜睡翁。

共笑翁来已差晚,珍芽秀甲老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