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道中所见(其十三)

崎岖踏破布行缠,负米担盐似蚁缘。

为羡生涯随处足,五湖鲑菜范公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在艰难的道路上行走,脚下的布鞋都磨损了,像蚂蚁一样辛苦地挑着米和盐。
只为羡慕这样的生活,无论何处都能满足,就像范蠡泛舟五湖,享受鲑鱼菜肴。

注释

崎岖:形容道路不平或困难重重。
踏破:走坏,磨损。
布行缠:布鞋磨损。
负米担盐:挑着米和盐。
似蚁缘:像蚂蚁一样辛苦劳作。
生涯:生活。
随处足:随遇而安,满足于任何地方。
五湖:泛指大湖,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鲑菜:鲑鱼做的菜肴。
范公船:范蠡泛舟,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后隐居,泛舟五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贫困农民艰难劳作的生活图景。"崎岖踏破布行缠"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穿梭,背负着沉重的米和盐,步履维艰。"负米担盐似蚁缘"则直接比喻了农民们像蚂蚁一样勤劳而又微小,他们的生活极其不易。

诗人通过"为羡生涯随处足"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贫苦农民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生存下去的赞美之情。他们能在任何地方都找到生计,这种生命力令人敬佩。

最后一句"五湖鲑菜范公船"中的"五湖"泛指广阔的水面,而"鲑菜"则是对鱼类和蔬菜等食物的统称。"范公船"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船只或船主,暗示着诗人对于这些农民生活依赖的河流和渔业生计有所感触。

整首诗通过对贫困农民艰辛劳作和生存斗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他们坚韧不拔生命力的赞美。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十四)

儿能忍渴留佳酝,我亦开包得快梨。

自笑初无泥可洗,颓然还得醉如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二)

分明路入茶山去,唤起昏昏嗜睡翁。

共笑翁来已差晚,珍芽秀甲老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七)

纷惹多岐意转猜,若为误向此中来。

平生不作穷途叹,途若穷时一笑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四安道中所见(其四)

何事区区外谍光,五浆先馈岂其当。

尽渠争炀仍争席,物我而今已两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