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关

箯舆芳径草痕斑,明庶风来渗客颜。

一带江城新雨后,杏花深处秣陵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竹制的小车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缓缓行进,清新的微风吹过,使旅人的面容显得更加明亮。
刚刚下过雨的新江城,杏花盛开的深处就是古老的秣陵关。

注释

箯舆:竹制小车。
芳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斑:青苔斑驳。
明庶:清新明亮。
风来:微风拂过。
渗客颜:使旅人脸庞明亮。
一带:一片。
江城:江边的城市。
新雨后:刚下过雨后。
杏花深处:杏花盛开的地方。
秣陵关:古地名,今南京一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美丽景象。"箯舆芳径草痕斑"中,"箯舆"指的是古代坐行的车辆,"芳径"是花开的路径,而"草痕斑"则形容路上的青草被轮迹所覆盖,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之感。紧接着的"明庶风来渗客颜","明庶"指的是当天气候温和晴朗,而"风来渗客颜"则表达了春风吹拂过游人的脸庞,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一带江城新雨后"描绘了一场细雨过后的江城景色,空气清新,水光潋滟。最后的"杏花深处秣陵关"中,"杏花"是指杏子树开花,而"深处"则暗示了一个隐秘而美丽的地方。"秣陵关"作为诗句的结尾,不仅指出了地理位置,也增添了一份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敏锐观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定超脱的情怀。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赠黄崙发二十韵

叔度不相见,因之鄙吝生。

春花香水榭,暮雨暗江城。

游屐五年共,行觞一座倾。

掀髯唯笑傲,捧腹更从衡。

渴骥临摹妙,捕蛇诗句清。

解衣看盘礴,信手即经营。

吹影空斋话,游丝小院晴。

郤超真好客,许武果成名。

忆昔方年壮,翱翔上帝京。

每观三耦射,尝餍五侯鲭。

瘦马投山店,扁舟问水程。

燕吴悲异路,楚越又宵征。

老忆家千里,愁形发数茎。

言归呼酒伴,良友订诗盟。

满贮红粱酝,新烹玉糁羹。

虚堂宜说剑,曲室且鸣筝。

炉几多萧散,门庭少送迎。

悬弧当胜日,折简召耆英。

座有金光草,人疑木帝精。

狂夫来索醉,洗盏祝长庚。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病中忆儿烺

自汝辞余去,身违心不违。

有如别良友,独念少寒衣。

病榻茶烟细,春宵花气微。

邮亭宿何处,梦也到庭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蒯司录归京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馀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

禅灵桥畔落残花,桥上离情对日斜。

顾我乘轩惭组绶,羡师飞锡指烟霞。

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

莫道空谈便无事,碧云诗思更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