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宫访道士不遇,留题

高阜临大溪,激流喧众石。

中藏寿光宫,年深翳金碧。

俨然天人尊,羽卫何赫奕!

回廊荫古木,苔藓少行迹。

传昔丹霞士,于斯鍊金液。

丹井虽尚存,鸾鹤无一只。

徘徊长松下,瞻望云气白。

不见种桃人,惆怅还理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道教宫观——寿光宫,坐落在高山大溪旁,溪水奔腾,冲击着周边的石头,显得十分壮观。宫殿深藏其中,历经岁月洗礼,昔日的辉煌已被时光侵蚀,只剩下金碧斑驳的痕迹。诗人想象中的天人形象和威严的羽卫队伍,如今已不再可见,只有回廊下的古木和少许苔藓见证了历史。

诗人提及丹霞士在此修炼炼金术,但如今丹井虽在,却空无一物,连仙禽也没有,显得颇为寂寥。他在松树下徘徊,仰望白云,期待着仙人的踪影,却未能如愿。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种桃仙人的追寻,心中充满惆怅,只能整理思绪离去。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联想,展现了寿光宫的神秘与失落,以及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深敬仰和追寻。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宜晚堂,送江架閤还奉化

隆替理之常,仕进难固必。

在事寡尤悔,于心孰欣戚?

从来黄甘里,先庐颇完葺。

虽非大哉居,亦异环堵室。

归来宜晚岁,怀抱得所适。

讴吟及芳辰,言笑共佳夕。

赤城有霞气,光照五色笔。

门前有大路,而无车马迹。

幸焉返初服,素愿于此毕。

冥冥江上鸥,矫首羡归翼。

形式: 古风

过清逸处士卢公墓上作

处士古豪杰,在众不自异。

平昔乡曲间,随时以轩轾。

聚书千馀卷,将遗子孙计。

酝酒百馀石,将虞宾客至。

甚慕鲁仲连,于人无所媚。

辟书下台省,踰垣而趋避。

遂隐清平山,居然事高致。

地邻万松岭,日夕闻鹤唳。

朝论美其风,锡以清逸谥。

煌煌杨宣慰,深情托姻契。

岂期七十年,遽弃人间世。

遂使倜傥怀,消尽虹蜺气。

高坟蔓宿莽,宁不为长喟?

子常仕今朝,宗庙瑚琏器。

自唐谱系存,簪缨旧门地。

贤哉郭有道,毋忝蔡邕志。

形式: 古风

无忧子诗,为扬州汤仲铭处士赋

安分以达生,所适皆天游。

恂恂里巷间,何忮复何求?

箪瓢自终日,冬夏惟一裘。

既不愿名爵,宁对狐貉羞?

忘机鸥与亲,浪迹云中俦。

中区本混沌,愚者昧雕锼。

乐哉汤处士,宜尔名无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奉听玘法师讲楞伽经,留别

玘公注经回,于世无所慕。

结坛在南坞,心与道为务。

行苦缁素归,律严鬼神护。

吾从挹清芬,肺腑久皈附。

仰聆楞伽旨,灌顶发甘露。

四众瞻礼间,绕床天花雨。

古无雪山子,我愿黄金铸。

兹行匪漫游,实以闻经故。

初地谁不明,末法自迷误。

不谓攴道林,犹识许玄度。

忻然酬宿愿,言笑亦已屡。

出寺且复留,徘徊川光暮。

还当理轻楫,时到茅家步。

师既不忘予,予忘南坞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