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饮

人言物外有烟霞,物外烟霞岂足誇。

若用校量为乐事,但无忧挠是仙家。

百年光景留难住,十日芳菲去莫遮。

对酒有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人们常说世外有如烟如霞的美景,但这美景又怎能仅仅用来夸赞。
如果拿世俗的快乐来衡量,那么无忧虑才是仙人的生活态度。
人生的百年时光难以停留,短暂的十日春光也不可阻挡地消逝。
对着美酒有花相伴不算辜负酒,而没有酒陪伴花朵则是亏待了它们。

注释

人言:人们的传说或普遍看法。
物外:世俗之外,指超脱尘世的地方。
烟霞:美丽的自然景象,常比喻仙境。
誇:夸赞,赞美。
校量:比较衡量。
乐事:快乐的事情。
无忧挠:没有忧虑困扰。
仙家:神仙般的生活,超脱尘世。
百年光景:人生的一百年岁月。
难住:难以留住。
十日芳菲:春天盛开的花朵,代指美好的时光。
对酒:对着酒。
非负:不辜负。
亏花:亏待花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对花饮》,以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首句“人言物外有烟霞”描绘出人们常向往的超凡脱俗的仙境,然而诗人认为这种烟霞之美并非真正值得夸耀。接下来,“若用校量为乐事,但无忧挠是仙家”表达了诗人对快乐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追求外在的仙境,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无扰。

“百年光景留难住,十日芳菲去莫遮”两句,诗人感慨时光易逝,美好的春光转瞬即逝,暗示人生短暂,应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一句“对酒有花非负酒,对花无酒是亏花”,诗人借酒与花的关系,表达出人生的陪伴与享受,有酒有花相陪,生活才不算辜负,反之则显得欠缺。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生哲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平凡中找到乐趣,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对酒吟

有酒时时泛一瓯,年将七十待何求。

齿衰婚嫁尚未了,岁旱田园才薄收。

客去有时闲拱手,日高无事静梳头。

霜毛不止装诗景,更可因而入画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白头吟

何人头不白,我白不因愁。

只被人多欲,其如我不忧。

不忧缘不动,多欲为多求。

年老人常事,如何不白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立秋日川上作

富贵固难爱,贫寒易得愁。

休将少时态,移作老年羞。

既有非常乐,须防不次忧。

谁能保终始,长作国公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仿康节先生诗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所求处处田禾热,惟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

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