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经蓬莱馆,溪穷到阳明。
下看东南峰,苍苍入青冥。
不诣此真境,焉知匪虚名。
踧踖步岩石,山高岂无灵。
子乔不可见,伫立魂屏营。
草木若有识,欣欣向予荣。
采之欲谁寄,岁晏难为情。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访阳明洞天》描绘了诗人探访道教圣地蓬莱馆,沿途经过阳明峰,感叹其苍茫深远,仿佛直入云霄。他深感只有亲临此地,才能真正体验其非虚无的仙家气象。在攀登过程中,诗人对古代仙人子乔的踪迹充满向往,期待山川灵秀能显现神迹。他想象草木似乎也因他的到来而欢欣,然而临近岁末,却不知该将这份收获赠予何人,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自然与仙道的敬畏与感慨。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弭棹小阳头,小有藏春屿。
隔竹十数家,风日美清渚。
山木苦未多,空林一鸟语。
即事岂知幽,浣纱此溪女。
弭棹大阳头,大有藏春坞。
深林隔尘寰,苍石辨太古。
岩岫千千重,重重起烟雨。
疑有蛟龙居,全身应九五。
投暮宿瑞洪,际晓过邬子。
薄云递轻凉,微雨湿芳沚。
高帆信天风,断港出湖涘。
因动江湖思,便欲泛彭蠡。
遥揖五老峰,汀洲采蘋芷。
乘流直东下,无乃瞬息耳。
蔼蔼东都季,群公青云器。
耿耿陈窦心,时违势自踬。
哲人方龙蛇,沉冥西江汜。
下榻岂无论,栖栖欲奚俟。
载诵厦木言,时之用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