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道中

已过皋狼镇,行行秋色中。

晓霜明佩剑,残月上雕弓。

草带三边雪,雕盘万里风。

客心似红日,常傍海云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榆林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壮丽的边塞风光与深沉的情感。

首联“已过皋狼镇,行行秋色中”,开篇点题,诗人已经穿越了皋狼镇,步入了秋天的景色之中。这里的“行行”不仅指行走的动作,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漫长。

颔联“晓霜明佩剑,残月上雕弓”,描绘了一幅清晨的边塞景象。晨霜映照在佩剑上,显得格外明亮,而残月则缓缓升起,照亮了雕弓。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

颈联“草带三边雪,雕盘万里风”,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草原上覆盖着雪花,仿佛与三边的雪山相连,而远处的飞雕在万里长风中翱翔。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隐含了边疆的辽阔与遥远。

尾联“客心似红日,常傍海云东”,以红日比喻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内心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希望与活力,总是向着东方,即家乡的方向前进。这一联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又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豪迈而又深情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边疆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1)

康弘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雁门太守行

不见雁门高,安知太守骄。

雁门高雁不可度,太守骄新不如故。

堂堂复堂堂,汉家重循良。

几人考上上,承恩奏明光。

几人考下下,贬窜之他邦。

五马煌煌二千石,河间姹女同朝夕。

徒手相将拜路尘,清寒逼人太守嗔。

形式: 古风

江南

江水是弱水,久已沉羽毛。

江水是江水,我岂无轻舠。

中流双鸳鸯,唼波影凌乱。

鸳鸯且莫飞,我有好针线。

绣在合欢被,与汝日相见。

形式: 古风

当来日大难

驾青骊,骖驳牛,西上皋皋兰山,直入昆仑丘。

求西王母不可得,归来还作人间游。

人间逼仄,来日几何。

但见北邙之山,如杨如麻,累累坡冢皆谁何?

昨日前日,对酒当歌。

形式: 古风

新秋雨中塞晓亭侍郎招饮署斋即席分赋

飞鸟无心惜羽翰,游鱼随处狎波澜。

于人岂敢行藏异,好我何妨礼数宽。

头白亲知稀握手,酒深风雨一凭阑。

年光向晚贪高会,已醉辽东管幼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