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晴霭入高楼,能消万古愁。
汉阳空有树,鹦鹉已无洲。
词赋诚余技,江山自上游。
峭帆明日去,又及洞庭秋。
这首诗《重九前一日登黄鹤楼》由清代诗人秦朝釪所作,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首句“晴霭入高楼,能消万古愁”,开篇即以晴朗的云雾笼罩高楼,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愁绪在自然美景面前得以暂时消解。接着,“汉阳空有树,鹦鹉已无洲”两句,通过对比汉阳的树木与鹦鹉洲的消失,暗含了对历史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词赋诚余技,江山自上游”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与自然美景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尽管词赋是文人的技艺,但面对壮丽的江山,它们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峭帆明日去,又及洞庭秋”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而未来某日,他或许会再次面对洞庭湖的秋景,这一句既是对未来的遥想,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不详
何处夕阳多,荒台吊尉佗。
海天檐外涌,秦汉槛前过。
暮景催寒角,悲风送棹歌。
空余一抔土,寂寞卧山阿。
乔柯百尺凌高秋,下有石榻䔆古丘。
名公携家赖远游,题名勒石岩阿留。
当时在侧凡几人,亲见落笔腾蛟虬。
新泉汲回满银盎,儿童惊喜光盈眸。
急呼罐鼎爇松子,一瓯花乳清香浮。
水窗团坐共矜赏,奚啻拔宅登瀛洲。
昔贤往矣等鸿爪,后世宝此如共球。
游人确立不敢坐,或恐麟甲蟠岩幽。
惟有群仙醉中时,过此卧听万壑松风飕。
愧我未能别篆籀,空抚陈迹怀前修。
鸟集云停过草庵,悠悠心事向谁谈。
南人北去途将半,步步回头总望南。
廿载浮沉等系匏,今朝栖止自堪嘲。
岂同狡兔营三窟,暂拟鸣鸠借一巢。
醉倒竹窗忘去住,吟余纸阁任推敲。
只防风雨飘摇苦,未敢轻将家室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