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业青门侧,幽居紫禁邻。
台馀九日宴,林驻四时春。
听鸟閒情适,看花逸兴新。
会宜容傲吏,长作灌园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青门之侧、紫禁之邻的别业中悠然自得的生活。诗人通过“九日宴”、“四时春”、“听鸟”、“看花”等意象,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闲适与愉悦。其中,“会宜容傲吏,长作灌园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向往归隐田园,远离官场束缚的理想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平生怀隐德,奄忽委容仪。
壑记藏舟后,斋经撤瑟时。
刍闻徐孺奠,碑见蔡邕辞。
赠秩兼名里,哀荣并在斯。
别有栖灵处,应多叹逝情。
门犹表东海,世已谢南荣。
飞忆乌随冢,回看马恋城。
悲心何以托,日夜垄泉鸣。
孟氏推贤母,梁家得令妻。
人疑随去凤,谁为语鸣鸡。
晞露逢蒿唱,惊雷绕树啼。
苍梧虽未从,还见墓田西。
慈景随朝露,芳流引夕源。
幽冥从子贵,生死是君恩。
镜惜鸾台掩,衣怜翟茀存。
清河遗宠谢,今日在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