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雪吟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

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

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但求彼失所,但誇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

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饥饿的乌鸦夜晚互相啄食,哀鸣声中充满伤痛。
它们的内心如冰般冷酷无情,如同一把直刺的利刃来自天命。
大雪压弯了梧桐树,枯枝断裂显峥嵘。
谁能料到凤凰的巢穴,也会遭受枭鸢的侵袭。
底层的孩子们在灾难中捡拾残余,相互争夺新得之物。
他们只求有个容身之处,炫耀自己的所得。
君子也捡拾遗弃之物,但这并非为了名声。
他们是为了修补凤凰的巢穴,以免与枭鸢同流合污。
因饥饿和大雪而吟唱,直到天明仍感不平。

注释

饥乌:饥饿的乌鸦。
疮声:受伤的叫声。
冰肠:形容心肠冷酷。
天杀:天意的残酷。
峥嵘:形容事物突兀或不平凡。
鸾凤巢:比喻高贵者的居所。
枭鸢:比喻恶人或低劣者。
幸灾儿:在灾难中得益的人。
拾遗:捡拾遗弃之物。
经营:获取、占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拾遗非拾名:君子捡拾不是为了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凄厉的冬景,通过对极端天气和生灵受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悲哀。

首句“饥乌夜相啄”描写的是鸟类因食物匮乏而互相争斗的情形,反映出一种残酷的生存竞争。紧接着,“疮声互悲鸣”则是对这种竞争中受难者的哀伤之声进行了刻画。

“冰肠一直刀”和“天杀无曲情”两句则用极端的冷与严酷来形容自然界的无情,以及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漠视。这里的“天杀”暗指上天或者统治者的冷酷无情。

中间四句“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感慨,同时也隐喻着社会中的贤能之士往往不得其所。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那些幸运者,也只能在废墟中搜寻残余,而新的竞争和困境也随时可能到来。接下来的“但求彼失所,但誇此经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一种虚幻期待。

最后,“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则是说即使是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也不得不在废墟中寻找残留,但他们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恢复那原本美好的东西,以避免跟那些卑鄙之辈同流合污。

全诗以“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作结,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种凄凉世界的无尽哀叹和不满。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伤旧游

去春会处今春归,花数不减人数稀。

朝笑片时暮成泣,东风一向还西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伤时

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

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古人结交而重义,今人结交而重利。

劝人一种种桃李,种亦直须遍天地。

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

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

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

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

形式: 古风

伤春

两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战城郭腥。

乱兵杀儿将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

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

春色不拣墓傍株,红颜皓色逐春去。

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怅山头路。

形式: 古风

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