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寺

挈杖寻山水,鞋香二月泥。

苔深人未到,松静鸟还啼。

远峤随云断,疏钟隔树低。

薜萝堪结束,斜日挂西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携杖游历山水的宁静与悠远之感。首句“挈杖寻山水”,开篇即点明了行踪与目的,以“挈杖”二字,既显出行动的自由与自在,也暗示了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之心。次句“鞋香二月泥”,通过鞋底的香气与二月的泥泞,巧妙地将季节与行走的痕迹融合,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而又略带艰辛的氛围。

接着,“苔深人未到,松静鸟还啼”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生机。苔藓覆盖的地面,人迹罕至,显示出山中的一片原始与神秘;而松树在静谧中传来鸟鸣,虽是寂静之地,却因生命的律动而显得生动与和谐。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远峤随云断,疏钟隔树低”则将视线拉远,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峰连绵的壮丽景象,以及远处寺庙传来的稀疏钟声,与四周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和禅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心灵归宿的追求。

最后,“薜萝堪结束,斜日挂西溪”以简练的语言收束全诗,将目光聚焦于眼前的一片绿意与夕阳的余晖之中。薜萝,即薜荔与女萝,常用于形容山野间的植物,此处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力。斜阳挂在西溪之上,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心灵宁静与超脱的渴望。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

石庵师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巳秋同午明兄槜李夜话

客中晤客意偏投,蕉露虚窗滴茗瓯。

巳向龙池传白麈,漫同鸳水赋清秋。

梧桐叶落砧千里,蟋蟀声残月一楼。

坐彻绳床忘夜永,东城曙色急更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古兄和尚住径山高庵

高庵栖隐乱云中,双径嵯峨望莫穷。

百尺寒松侵日月,千寻瀑布落虚空。

竹炉茶沸黄昏雨,瓦鼎香消白昼风。

定起蒲团犹有籁,猿啼虫语湿花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暮

雨过郊原遍落红,柳丝无力系东风。

春阴何处栖双燕,寂寞梨花小院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径峰天慧山居诗和元栯堂禅师韵

不谭尘世有炎凉,静坐龙山绝校量。

石室云生浑似玉,地炉火煖灼然香。

閒吟乍啸风敲竹,高卧谁吁露结霜。

幽鸟数声刚逗巧,绿萝窗上艳清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