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秋年兄林炜如悬弧时长郎达卿偕弟静有台厦游泮双喜(其二)

万丈文光达上台,秋高直射斗牛来。

导河西授传家钵,学海东抡华国才。

十载砚穿磨日月,双锋匣出鼓风雷。

是龙露角观初变,拔浪端应奋锦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才华横溢的青年在学术与道德上的追求,以及他们对国家未来的贡献。首联“万丈文光达上台,秋高直射斗牛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青年们的才华如同万丈光芒,直冲云霄,甚至能穿透秋天的高远天空,直接照射到斗宿和牛宿,象征着他们的智慧与成就超越常人。

颔联“导河西授传家钵,学海东抡华国才”进一步阐述了青年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致力于传承家族的学问,同时在东方的广阔学海中选拔出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人才,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与人才培育的重视。

颈联“十载砚穿磨日月,双锋匣出鼓风雷”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青年们在学术道路上的艰辛与执着,他们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如同砚石被岁月磨砺,最终在知识的海洋中激发出如同雷鸣般的智慧之光,展现出他们不凡的学术成就。

尾联“是龙露角观初变,拔浪端应奋锦回”以“龙”喻指青年,暗示他们正处于成长与变化的关键时期,即将展现出真正的才能与潜力。同时,“拔浪端应奋锦回”表达了对他们未来在国家和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预示着他们将如同展翅高飞的龙,以锦绣般的才华和成就回报社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年才俊在学术、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对个人成长与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积极贡献,充满了对年轻一代的期许与赞美。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戌暮春读吴桐井哭淦儿诗忆去年三月翔儿殇泪次其韵

亡儿痛绝已经年,捧读君诗更黯然。

同是哭殇悲白发,那堪知爱隔黄泉。

墨痕苦记来生后,吟韵追思未死前。

随汝妹魂何处去,坛南社左海城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茂才张如春以将军幕凯旋西渡归陕右

三春烟景满江红,鹿岛潮平扇好风。

入幕才参专阃内,归帆人在拥旄中。

一时萍水情缘合,千古文章气味通。

知己休忘在海内,天涯原说比邻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追和陈紫峰先生游紫帽凌霄塔诗元韵

閒心谁被白云留,抱素真人耽景幽。

不解六花何薄燠,偏教五月或先秋。

名山自感名人赠,胜地犹怀胜会游。

若问前贤读书处,古元室上小丹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追和罗一峰先生五峰诗元韵

石屋容人五百优,搜奇应此恣遨游。

堆云合碧天光染,浴日流红海气浮。

灵草何人问消息,空山无历纪春秋。

清高谁并吟诗客,啸破烟岚立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