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别驾访天竺颐晔二师

宝香熏彻碧莲台,别驾寻僧日暮回。

听雨斋前惊树长,浴云池上看花开。

青山久不逢坡老,玄鹤亲曾识辨才。

二老风流如昨日,百年诗石未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别驾拜访天竺寺中两位高僧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僧之旅的静谧与雅致。首句“宝香熏彻碧莲台”以“宝香”和“碧莲台”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清幽的氛围,暗示了寺庙的神圣与高洁。接着,“别驾寻僧日暮回”则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行程,以及访僧活动的结束时间,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旅程的结束。

“听雨斋前惊树长,浴云池上看花开”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听雨”与“树长”,“浴云”与“花开”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访者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敏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成长的感慨。

“青山久不逢坡老,玄鹤亲曾识辨才”两句,借景抒情,通过“青山”与“坡老”的久别重逢,以及“玄鹤”与“辨才”的相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与才华的珍视。这里的“坡老”可能指的是苏轼,而“辨才”则是指唐代高僧道宣,两者都是文人墨客心中的理想形象。

最后,“二老风流如昨日,百年诗石未苍苔”总结了整个场景,将两位高僧的风采与风流比作昨日的美好,强调了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即使经过百年的时光,他们的精神与作品依然熠熠生辉,未被岁月侵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

姚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敬庵。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守赣州。因忤帅臣,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离贬所。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镛工诗词,有《雪篷集》一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 字:希声
  • 号:雪篷
  • 籍贯:剡溪(今浙江嵊县)
  • 生卒年:1191~?

相关古诗词

庐陵赠异孤峰

几度云间望鹤飞,相逢犹喜及秋期。

明朝采药青原洞,好掬寒泉供祖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刘敏叔

一生贫乐鬓成丝,前辈风流及见之。

道外无营偏爱画,静中有趣只吟诗。

云生茅屋湖山近,秋满荒园橘柚垂。

见说地幽人罕到,自同妻子种江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青原回访敏叔几不相遇

晓汲三泉洗砚回,要看奇石立苍苔。

骑驴应为寻诗出,放鹤还知有客来。

一井清寒宜茗饮,千林黄落独梅开。

他时老圃如能学,只乞山中橘本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赵东野时以帅檄抚定赣叛(其一)

东野山人有晋风,归来三径自栽松。

锦囊句好闲中趣,铅鼎丹成静处功。

无事杖藜随野鹤,有时隐几看晴峰。

长江近日风波恶,莫向深渊下钓筒。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