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晴

几日豆花雨,兹晨方见晴。

寒蝉依树响,秋藓上阶生。

山脱云尤翠,池寒日更明。

西风催万户,都作捣衣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雨后初晴的景象,充满了季节变换的细腻感受和自然界的生动画面。

首句“几日豆花雨,兹晨方见晴”,以“豆花雨”这一形象生动的描述,点明了连绵的细雨,而“兹晨方见晴”则表达了雨后初晴的喜悦与期待。这种由阴转晴的变化,为整首诗定下了清新明快的基调。

接着,“寒蝉依树响,秋藓上阶生”两句,通过寒蝉的鸣叫和秋藓的生长,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生机。寒蝉的叫声在树间回荡,既传达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而秋藓的蔓延,则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即使是在凉意渐浓的秋季,生命依然在默默生长。

“山脱云尤翠,池寒日更明”描绘了雨后的山色与池水。山上的云雾散去,山色更加翠绿,池水在寒气中显得更为清澈明亮。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雨后景色的清新,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最后,“西风催万户,都作捣衣声”以西风的吹拂作为背景,将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融入其中。捣衣声是古代妇女在秋夜洗衣时发出的声音,这里借以表达生活的节奏与和谐。西风的催促,使得家家户户都传来了捣衣的声响,这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也是对家庭温馨氛围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雨后初晴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

收录诗词(13)

普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浦

白露下蒹葭,秋汀尚有花。

数峰回晚色,一雁落寒沙。

菰熟供炊具,鲈肥上钓槎。

月明吹笛去,隔水是渔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王翰林柘湖转比部还京

沧海有才名,青春赋两京。

乍辞金马署,复作爽鸠行。

苑柳深袍色,宫莺杂佩声。

君王前席问,应是为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平野上人

惠朗南归后,空山两月过。

青春看己暮,白发近如何。

雨外莺声远,风前柳絮多。

遥知清梦里,还绕旧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雨宿西阁

浩荡迷方客,人淹江寺隈。

旅愁添夜雨,岁事到寒梅。

沧海无家问,中峰有梦回。

烛花尔何事,更傍客杯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