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翰林柘湖转比部还京

沧海有才名,青春赋两京。

乍辞金马署,复作爽鸠行。

苑柳深袍色,宫莺杂佩声。

君王前席问,应是为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正值青春年华,其名声响彻两京。诗中以“沧海有才名”开篇,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的非凡才华。接着,“青春赋两京”一句,既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活跃与影响力。

“乍辞金马署,复作爽鸠行”,这两句通过“金马署”和“爽鸠行”的对比,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从官场到民间的转变过程。金马署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爽鸠行则代表了回归自然、为民服务的生活状态。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与现实、权力与民本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苑柳深袍色,宫莺杂佩声”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归乡途中的景象。苑柳的深绿与袍色相映成趣,宫莺的啼鸣与佩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君王前席问,应是为苍生”两句,以君王之问收尾,既是对主人公身份的肯定,也是对其为民服务精神的高度赞扬。这一问,不仅是对主人公过去成就的认可,更是对未来贡献的期待,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对于官员责任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人生轨迹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与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蕴含了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

方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平野上人

惠朗南归后,空山两月过。

青春看己暮,白发近如何。

雨外莺声远,风前柳絮多。

遥知清梦里,还绕旧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雨宿西阁

浩荡迷方客,人淹江寺隈。

旅愁添夜雨,岁事到寒梅。

沧海无家问,中峰有梦回。

烛花尔何事,更傍客杯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招友人看芙蓉

一水澄于练,孤芳锦作丛。

故将迟暮景,开向寂寥中。

夕露垂秋白,江霞媚晚红。

薄言方采掇,持赠故交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山居漫言

板屋黄茅烂,栖禅已十春。

更无孤鹤伴,且免众狙嗔。

天地宁私我,溪山不假人。

四分僧律在,吾自率吾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