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其二)

炎夏如秋气已迁,老天奇变亦多端。

山横北牖阴云合,人对南山暮雨寒。

江海穷居无米易,古今随意得诗难。

岩花落尽幽禽语,坐拥千林俯碧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联“炎夏如秋气已迁,老天奇变亦多端”开篇即点明季节转换,夏季如同秋天般凉爽,暗示天气变化莫测。接着“老天奇变亦多端”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颔联“山横北牖阴云合,人对南山暮雨寒”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氛围。山峰横亘,乌云密布,营造出一种压抑而静谧的场景。诗人面对南山,感受到的是暮雨带来的寒冷,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也可能是内心的某种感受。

颈联“江海穷居无米易,古今随意得诗难”转而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身处江海之滨,生活艰辛,难以谋生;古今以来,创作诗歌虽是文人的追求,但实属不易。这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有对艺术创造的深沉思考。

尾联“岩花落尽幽禽语,坐拥千林俯碧栏”以静观的心态收束全诗。岩花凋零,却仍有鸟鸣声传来,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诗人独坐于千林之中,俯瞰碧绿的栏杆,内心或许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二十八日

黄竹哀歌世偶传,佳期应待后千年。

曲江宫外看蒲柳,凝碧池边听管弦。

古往今来人化鹤,天长地久帝为鹃。

蓬莱水浅应闻似,徐福归舟已失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夜立

冥冥无复辨秋毫,天映诸峰涌翠涛。

万里明河流眼去,三更独雁倚风高。

南邻絺绤秋难贷,隔舍歌呼夜更豪。

只有殷勤木上坐,共听枯叶响萧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晓晴

雨意将阑天自休,频穿诘曲听钩辀。

千山欲曙微霞吐,万木含春湿翠浮。

孤塔远知城尚近,空江犹似古来流。

绕汀花落白于雪,掠地风来严似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彭希爽吴景传约游穆山

穆山祗在白云隈,擘石为门任去来。

两涧寒声通法席,数峰秋影散香台。

林藏僧梵含风远,岭隔山樵戴月回。

此地能令高兴别,中秋时近桂初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