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杂歌(其五)

登登山路转山阿,须向仙人洞口过。

涧水满时青草短,岩花深处白云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者在惠山之行中的所见所感。首句"登登山路转山阿",以轻快的音节展现了山路曲折连绵,行进中的节奏感。接着,诗人强调要经过"仙人洞口",暗示着旅程中充满了神秘与向往的色彩。

"涧水满时青草短",通过描绘涧水充盈,映衬出青草因水分充足而显得更加娇嫩,短小,这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季节的变迁和生机盎然的气息。

最后,"岩花深处白云多",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幽深宁静,岩花盛开的地方,白云缭绕,增添了仙境般的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间清幽、仙气十足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山杂歌(其六)

南祠忠定北文襄,千古青山两瓣香。

莫问前朝松柏树,祗今何处有甘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八月二十九日门人华云来自汪司成器之所致吾师少师西涯先生之讣哭已有作

忽自司成得讣音,燕山湘水夜沈沈。

百年恩义师兼父,千载文章古在今。

无路可奔空缟素,有身堪铸乏黄金。

京华北斗遥瞻处,泣对朱弦欲毁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越明日寝哭后作

别公已分见无期,不谓伤心在此时。

再致语将茎露酒,两知音托惠泉诗。

山中几杖操今远,雪里门墙立故迟。

最是寿筵宾客散,西风吹雨夜凄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是日检箧得公壬戌和宝哭徵伯诗

悲歌当哭不论诗,长忆先生哭子时。

今日又兴天下恸,他年真拜古人师。

涛驱东海曾于砚,石采西山故可碑。

一念九原应未暝,白头亲尚在慈闱。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