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化行邦域二年春,樵唱渔歌日日新。
未降诏书酬善政,不知天泽答何人。
秋登岳寺云随步,夜宴江楼月满身。
他日朱门恐难扫,沙堤新筑必无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春日游历的场景,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政治理想的赞赏。开篇“化行邦域二年春”表明了时节,“樵唱渔歌日日新”则是对农夫渔民生活的赞美,他们的歌谣每天都充满新意,显示出一种自然无忧的人生态度。
紧接着的“未降诏书酬善政,不知天泽答何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尚未颁布的善政和天赐恩泽的期待与疑惑。这里的“不知天泽答何人”不仅是对政策效果的期待,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
第三句“秋登岳寺云随步,夜宴江楼月满身”则转换了景象,从春日的田野到秋天的山寺,再到夜晚的江边楼阁。这里的“云随步”和“月满身”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末句“他日朱门恐难扫,沙堤新筑必无尘”表达了诗人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挑战的预感,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准备。这里的“朱门”通常指的是官邸,而“沙堤”则是防洪用的土坡,“恐难扫”和“必无尘”分别表达了对未来清洁和平静环境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还乡夫子遇贤侯,抚字情知不自由。
莫把一名专懊恼,放教双眼绝冤雠。
猩袍懒著辞公宴,鹤氅闲披访道流。
犹有九华知己在,羡君高卧早回头。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
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
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
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帝里无相识,何门迹可亲。
愿开言重口,荐与分深人。
卷许新诗出,家怜旧业贫。
今从九江去,应免更迷津。
春在门阑秋未离,不因人荐只因诗。
半年宾馆成前事,一日侯门失旧知。
霜岛树凋猿叫夜,湖田谷熟雁来时。
西风万里东归去,更把愁心说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