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传马

喧呼国西门,驿使通万里。

十亭传一马,日夜不得止。

枯肠嗛刍豆,瘦骨系辔箠。

力尽求未息,忽已仆泥滓。

死者既不补,存者行复尔。

闻古至治世,微物均福祉。

不壅王泽流,其先在官理。

国家富郡邑,一板万生齿。

付与有失宜,得无马之似。

投鞍坐太息,春为悲风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在国都西门外喧闹声中,使者传递着消息远达万里。
每十个驿站传递一匹马,日夜不停歇。
马儿肚子里空虚,只能吃些草料,瘦骨嶙峋地拖着缰绳和鞭子。
尽管筋疲力尽,但使命还未完成,突然间倒在了泥泞中。
死去的人无法弥补,活着的人也将重蹈覆辙。
听说古代太平盛世,连微小的事物都能享受到福祉。
关键在于不阻碍君王恩泽的流淌,首要在于官吏的公正管理。
国家富裕,郡县繁荣,人口众多。
如果分配不当,就像这马一样,可能会导致问题。
我卸下马鞍深感叹息,春天的风也带来了悲伤。

注释

喧呼:喧闹声。
国西门:国都西门。
驿使:驿站使者。
通万里:传递到很远的地方。
十亭:十个驿站。
一马:一匹马。
枯肠:饥饿的马腹。
嗛:勉强吃。
系:拖着。
辔箠:缰绳和鞭子。
仆:倒下。
泥滓:泥泞。
既不补:无法弥补。
存者:活着的人。
至治世:太平盛世。
微物:微小的事物。
王泽:君王的恩泽。
官理:官吏的管理。
郡邑:郡县。
万生齿:众多人口。
失宜:不当。
似:类似。
投鞍:卸下马鞍。
太息:叹息。
悲风:悲伤的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国都西门处繁忙的驿站景象,传递着远方的信息,马匹接力疾驰,昼夜不停。然而,这些马匹生活艰辛,肚饿骨瘦,疲惫不堪却仍需继续劳作,直至力竭倒毙。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忧虑,指出即使在太平盛世,底层生物如马匹也未能享受到应有的福祉。他反思道,如果官府管理不当,即使国家富裕,百姓也可能承受不均的负担,就像马匹因分配失当而受苦。最后,诗人感慨万分,春天的风似乎也带着他的悲伤吹过。整首诗寓言深刻,揭示了社会公正和官员责任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夜怀仲巽

今兹春始仲,气序忽已燠。

及此暇夜清,开轩散烦蹙。

金波丽中天,流光正穆穆。

佳树澄疏影,幽花运微馥。

浊醪时献斟,清论递往复。

诸季岂不欢,眷眷心所服。

高文炳辰宿,渊议赞化育。

匪才托游好,馀润久沾沐。

兹焉隔清赏,耿耿私恨蓄。

春芳正可乐,嘉会期昼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秋雨南堂即事

南堂秋雨清,竹树变愁静。

微寒病体苏,燕坐尘事屏。

高林飒已落,鸣雁去方永。

何以消沉忧,予心在箕颍。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种柏寄苏子美

人皆种花我种柏,为此劲性寒不易。

三春虽怜少姿媚,岁暮方看霭颜色。

南堂之南可数到,列树六本翠磔磔。

安得驿使向姑苏,持以赠君比明德。

形式: 古风

览梅圣俞诗编

夙昔诵佳句,跂予慕高风。

何意忧艰馀,邂逅此相逢。

君初应府辟,捧檄来自东。

引车穷檐下,眷然顾微躬。

姿表穆以秀,纯德信内充。

乃知文章作,中与性情通。

煌煌新诗章,垂光照昏蒙。

启椟挹荆璞,引莛撞景钟。

高篇屡云阕,远思殊未终。

譬如巧琴师,哀弹发丝桐。

中有冲淡意,要以心志穷。

顾惟昧者听,莫辨徵与宫。

安得牙旷手,提耳发其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