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坐忽太息,拂衣临长风。
天高夕月冷,木脱秋山空。
良晤匪易得,好怀难再同。
思君不可见,心逐孤飞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克功的《思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
"孤坐忽太息,拂衣临长风。" 这两句描写诗人独自坐在室内,因感慨而叹息,随后起身走到窗前,轻拂衣襟,对着那长长的秋风。这里通过“孤坐”和“太息”的动作,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绪。
"天高夕月冷,木脱秋山空。" 这两句则描写了外部的自然景象:蓝天辽阔,晚霞散去,只剩下清冷的月光;树木在秋风中摇曳,露出其间的空隙。这一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良晤匪易得,好怀难再同。" 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深情厚谊的珍惜之意。诗人感叹良辰(美好的时光)难以获得,而对于那些难以重逢的人与事,更是怀念在心头。
最后两句“思君不可见,心逐孤飞鸿。”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无法见到所思之人,只能将心思随着那孤单的秋天大雁,飘向远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深沉的怀念之情。
不详
韶华客里一番老,自叹此生行路多。
独上危楼望乡国,阑干倚遍奈愁何。
银河无际渺澄空。一点寿光中。
此夕谪仙初度,清歌吉甫清风。
文章间世,曾亲玉座,屡赐金钟。
丹禁若须鳌便,赤城唤取渔翁。
江南桥上相逢处,笑我而今似俗人。
要识本来真面目,秋风天地一吟身。
暮云含雨意,江路转凄清。
夜泊扁舟处,时闻孤雁声。
莫愁秋欲老,只是客关情。
不信他乡恨,吟边分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