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吕吉甫第乃谢镇西故居中间常为佛刹而双桧则旧物也刘梦得有诗因赋其韵》。诗中描绘了古木参天的景象,以及它们在历史变迁中的独特地位。
首句“故国悲凉古木奇”,开篇即以悲凉的氛围和奇特的古木形象,勾勒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接着,“势分庭下蔚相差”一句,通过对比古木的茂盛与庭院的广阔,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共存。
“霜根半露出林虎,昼影全舒破贼旗”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描绘了古木的根部在霜冻中裸露,仿佛是林间的猛兽;而其树影在白天完全展开,如同击溃敌军的旗帜,既展现了古木的生机勃勃,又寓意着力量与胜利。
“宝界曾回铺地色,节旄还映插云枝”则进一步赞美了古木的美丽与坚韧,它们曾经像宝石般照亮大地,节旄(古代官员的标志)映照在高耸入云的树枝上,象征着尊贵与不屈的精神。
最后,“刘郎风韵知难敌,儒帅端能表异时”两句,将古木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古木独特魅力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古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如同一位见证者,记录着过往的辉煌与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古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