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圭元白相别之次日大雪火边有怀其人

上人偶作十日留,才别便觉如三秋。

应觉拥炉华藏客,不知对雪姑溪愁。

清诗字字吟可老,冷日愔愔谁见投。

愧我霜髯不用剪,寒灰拨尽欲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与圭元白相别之次日大雪火边有怀其人》。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内心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上人偶作十日留,才别便觉如三秋”,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与友人的短暂相聚与离别后的强烈思念。诗人将十日相聚比作三秋(三个月)之久,突显了离别之痛。

接着,“应觉拥炉华藏客,不知对雪姑溪愁”两句,通过想象友人在温暖炉火旁的情景,反衬出诗人独自面对大雪时的孤独与忧愁。华藏客可能是指友人或诗人自己在温暖环境中的形象,而对雪姑溪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寒冷与孤独时的愁绪。

“清诗字字吟可老,冷日愔愔谁见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感叹自己的诗篇虽清雅,却只能在寂静的冷日下独自吟诵,无人欣赏或共鸣。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对友情的渴望和珍视。

最后,“愧我霜髯不用剪,寒灰拨尽欲何求”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年岁已高,如同霜染的胡须,不再需要修剪;同时,他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寒灰拨尽后,内心深处或许在寻求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深深怀念与孤独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次储子椿金陵作别韵

千里波涛一叶中,急难平日但闻风。

自非积习有天得,那复间关特地同。

乐事放怀须命酒,生涯何处不飘蓬。

先归只作寻常别,切莫樽前感断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一)

倦途回首已无牛,独向田间涉早秋。

倚仗固知同失马,攀援犹恐昧操舟。

渐逢陌上相推醉,尚有空中未下鸥。

可是道边无葬地,肯将身世曲如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二)

西来不复见青牛,问遍生涯两鬓秋。

但受郢人夸鼻斲,岂知蒙叟是腰舟。

柱头寂寞千年鹤,波面分明一点鸥。

不向虚中问消息,磻溪终老但垂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三)

隐隐山林似卧牛,纷纷镰担喜逢秋。

虚名漫托三春柳,实际须归万斛舟。

未信此生真野马,且将馀日寄江鸥。

崎岖精卫人空笑,终恐长鲸上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