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林沂字居鲁金华推官赴京待宪

半晴半雨半清和,绣柱青帘忽我过。

渺渺乾坤身作客,茫茫今古口悬河。

张翰门外飞花净,范老祠前芳草多。

自信惠文冠是铁,此生宁肯负恩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名为《喜林沂字居鲁金华推官赴京待宪》。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友人林沂即将赴京任职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半晴半雨半清和,绣柱青帘忽我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象,半晴半雨的天气,绣柱青帘在风中摇曳,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召唤,引人遐想。这里的“绣柱青帘”不仅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景致,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的场景。

颔联“渺渺乾坤身作客,茫茫今古口悬河”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如同过客,短暂而渺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个人的言行如同滔滔江水,留下痕迹。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反思。

颈联“张翰门外飞花净,范老祠前芳草多”引用了两个典故。张翰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归隐的故事,象征着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范老祠则是对古代贤者的纪念,芳草繁茂的景象寓意着对美德与智慧的传承。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品格与追求的赞赏。

尾联“自信惠文冠是铁,此生宁肯负恩波”则是诗人对自身信念的坚定表达。惠文冠是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坚信自己的理想如同铁石般坚固,宁愿一生不辜负这份深情厚谊,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同时也传达出对个人理想与追求的坚持。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行人慈溪周文济奉恩诏至松赋以送之

日重光彩月重轮,民物熙熙万国春。

四牡奔驰来节钺,九龙围绕捧丝纶。

笙歌北极仁风远,花鸟南荒化雨新。

最是使星偏照我,绯袍抖擞旧时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诸孙

老夫未起听哇哇,姆抱诸孙到小斋。

案上有书浑不顾,床头无果旋安排。

顿忘秋色欺蓬鬓,但觉春风满好怀。

康乐有言如我意,芝兰玉树在庭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赠周德中同知

曾□文场第一人,几回惊座吐车茵。

凤凰鸣舞真为瑞,骐骥奔腾迥绝尘。

魏阙承恩思捧日,苏州别驾独行春。

王祥自是三公器,何必区区剑有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嘉兴程同知

郁孤台下笋芽肥,西隐山前花半稀。

此日分携云北去,今朝来唱鹤南飞。

三年别驾仍青眼,一荐崇阶待紫薇。

东□蟠桃新种得,相邀几度看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