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名为《喜林沂字居鲁金华推官赴京待宪》。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友人林沂即将赴京任职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半晴半雨半清和,绣柱青帘忽我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象,半晴半雨的天气,绣柱青帘在风中摇曳,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召唤,引人遐想。这里的“绣柱青帘”不仅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景致,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的场景。
颔联“渺渺乾坤身作客,茫茫今古口悬河”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如同过客,短暂而渺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个人的言行如同滔滔江水,留下痕迹。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反思。
颈联“张翰门外飞花净,范老祠前芳草多”引用了两个典故。张翰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归隐的故事,象征着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范老祠则是对古代贤者的纪念,芳草繁茂的景象寓意着对美德与智慧的传承。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品格与追求的赞赏。
尾联“自信惠文冠是铁,此生宁肯负恩波”则是诗人对自身信念的坚定表达。惠文冠是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坚信自己的理想如同铁石般坚固,宁愿一生不辜负这份深情厚谊,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同时也传达出对个人理想与追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