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天池夜月》由明代诗人王世懋所作,描绘了天池夜晚的静谧与壮丽景象。诗中以“华池秋敛玉波停”开篇,巧妙地将秋天的宁静与池水的清澈融为一体,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接着,“绝壑松涛壮地灵”一句,通过松涛的壮阔,衬托出大地的神奇与生命力,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和谐。
“万顷晴云湖上白,千峰落日醉中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湖面上洁白如雪的晴云,另一方面则以夕阳映照下的青山,呈现出醉人的青色,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画面。这种视觉上的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
“支颐坐印莲花石,欹枕还听贝叶经”这两句,通过诗人的动作和场景的转换,进一步深化了对宁静与超脱的追求。坐在莲花石上,倚着枕头聆听佛经,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也暗示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最后,“酒罢不须愁欲暮,自留山月照人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在享受过美酒之后,不必担心夜晚的到来,因为山间的明月会陪伴着人们醒来,寓意着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美好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珍惜。
整体而言,《天池夜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