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楚行白筠心书赠楚词一箑,复作高唐好梦图,因柬谢

澧兰沅芷。是文郎当日,旧游之处。

生平说、屈宋衙官,拟重去襄川,将他部署。

翻怪香山,却贬技、填词赠与。

想落笔高吟,多应说向,君家老妪。亲写双钩小柱。

苦绝少红鹅,凭君携去。

况画将、一梦高唐,把纨扇招风,更添佳绪。

但到阳台,倘误惹、香云艳雨。

凭君莫寄招魂赋,梦中叨絮。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鉴赏

此诗《解连环》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借以表达对友人楚行白筠心书赠之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其高唐好梦图的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澧兰沅芷、屈宋、香山、襄川、少红鹅、高唐、纨扇、阳台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氛围。

首先,“澧兰沅芷”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赠物的珍视和赞美。接着,“生平说、屈宋衙官,拟重去襄川,将他部署”,通过引用屈原、宋玉等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钦佩,并希望再次与友人共同探讨文学创作。

“翻怪香山,却贬技、填词赠与”,这里以白居易(香山居士)为例,说明友人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能以填词的方式表达情感,展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赠物的惊喜和感激之情。

“想落笔高吟,多应说向,君家老妪”,通过想象友人在创作时的情景,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文学才华,并暗示其作品能够触动人心,甚至让家中老妪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亲写双钩小柱。苦绝少红鹅,凭君携去”,描述了友人精心制作的礼物,既有书法之美,又有绘画之趣,体现了友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的追求。

“况画将、一梦高唐,把纨扇招风,更添佳绪”,通过引用楚辞中的“高唐”故事,以及使用纨扇招风的细节,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和艺术创作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但到阳台,倘误惹、香云艳雨。凭君莫寄招魂赋,梦中叨絮”,以阳台、香云艳雨等意象,寓意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美好,同时也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期待,希望友人的作品能像梦中的絮语一样,温暖人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一系列的典故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充满深情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慢.秋日杨东起书园社集

今当共席。正荷风梧雨,嫩凉时节。

更称觞、共向园亭,望带水回廊,宿云欹石。

或嗽流泉,晞发乎桥之侧。

或谈棋相对,不管蛙声,溪边嘈杂。或是正襟危帻。

或小侯数辈,吟笺争拂。

或骚坛强项,大义严辞,或醉后微颠,斜书晋帖。

或拭轻纨,淡写云林几笔。

告羲之、而今却是,兰亭秋集。

形式: 词牌: 菩萨蛮慢

望梅.七

奴年两七。比陶家八八,李家七七。

风情仙韵知难并,自思量可及,十分之七。

却似天孙、几望断、新秋初七。

正閒看北斗,遥挂阑干,云边横七。空有琴弦五七。

更词名八六,歌名一七。

奈唱回、残月晓风,难说与韦曲,才人柳七。

简点春风,已花信、今番六七。

怕年华、都似顷刻,开花殷七。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疏影.入花丛抓鬓

红凭绿映。正蜂差蝶敕,同引游兴。

早起梳头,好注兰膏,新妆自看鬟影。

相携女伴寻香去,还再顾、菱花小镜。

踏青苔、香印留痕,惯向花阴僻径。

懊恨花梢无状,一枝低亚处,偏近珠领。

欲倩东君,诉与花神,小立碧梧金井。

前头姊妹都回望,闻娇唤、几声低应。

待行行、重觅遗钗,更向曲阑閒凭。

形式: 词牌: 疏影

风流子.初夏

已饯将春去,堪悲是、锦片近来稀。

但朱户长开,候他紫燕,绿阴微缺,补得黄鹏。

新添个、迎衫新暑浅,入苑细风迟。

茉莉初来,已怀香孕,芙蕖欲嫁,先制新衣。

此时长日里。笑主人避暖,不解围棋。

有客频来剥啄,童子还辞。

只閒品唐诗,盛中晚句,自斟鲁酒,一两三卮。

翻怪早蝉饶舌,不合时宜。

形式: 词牌: 风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