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兴秉钧者,子晦道攸隆。
刚介昌言远,忠清茂泽丰。
懿文常体道,妙略早从戎。
可惜亏同德,当年阻建功。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五代史后唐史(其二)》中的片段。诗人夏竦以赞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名叫"子晦"的人物,他如同执掌国家重器的长兴者,道德高尚,品性刚正,敢于直言,且忠诚清廉,对道义有着深厚的体悟。他的文才卓越,策略高妙,年轻时就已投身军旅。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他与同僚之间未能充分合作,导致在关键时期未能共同建立伟业。整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其未能实现更大功绩的遗憾之情。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燕赵生奇士,仇方决志平。
十年常竭节,一剑早知名。
自取河南镇,终辞霸府兵。
飞鹰昭庆路,穷达有高情。
求益诚贤牧,廉平致乐康。
欢谣腾近辅,盛典茂徽章。
旧相亲褒记,黎民竞感伤。
丰碑应不朽,千载咏惟良。
危邦有贤哲,力战镇州平。
革弊还疲庶,从宽悦众情。
爱人惟责已,徇节几忘生。
青史惟馨在,千年仰令名。
文伯怀明识,英规世所推。
济时陈策画,急用备论思。
隘郭爰增广,烦音亦改为。
温恭非不济,感遇志如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