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伯怀明识,英规世所推。
济时陈策画,急用备论思。
隘郭爰增广,烦音亦改为。
温恭非不济,感遇志如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五代周史(其二)》中的片段。诗人夏竦以文伯(可能指周代贤臣)为榜样,赞扬其深邃的见识和卓越的治国方略,这些策略在当时被广泛推崇。诗中提到文伯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计策,并且他的言论经过深思熟虑,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有所改变,使城市得以扩展,声音也变得庄重。诗人表达出对文伯温文尔雅、深具济世之才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能遇到这样的人物和境遇的感慨。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历史人物智慧与贡献的诗歌,体现了作者的历史情怀和对人才的尊崇。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文懿艰危际,虚心自晏宁。
依违惭问战,闲淡贵无刑。
镇俗惩浮躁,尊儒镂典经。
忠诚亏美谥,良足愧幽灵。
子文怀妙识,奥学洞天常。
恬淡游莲幕,谦虚践玉堂。
至仁周仆御,大雅变词章。
慎默诚无怠,危机可尽防。
大雅怀忠孝,当年效战征。
询谋无败事,临敌有奇兵。
安陆祅狂殄,宗城寇难平。
察廉能恻下,何患政难成。
李唐危汉祚,巢寇盛黄巾。
嘉士逢多难,忠言变逆伦。
决疑归大顺,定策戮奸臣。
宜享崇高赠,千年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