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君复二帖用坡韵

我昔孤山访遗躅,春暖西湖泛晴渌。

山头草树不荒凉,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庐结构完,长吏频顾惊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归曾秉烛。

先生自乐味道腴,此怀何尝忘不足。

惟当吟咏苦嚘咿,役扰心兵削肌肉。

诗成又复恐惊世,辄毁不使相誊录。

谁知造化难尽藏,千古骚坛传妙曲。

亦有遗墨落人间,留在剡藤并楚竹。

见其瘦硬想其人,似对灵均餐落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颀的《题林君复二帖用坡韵》是一首题跋诗,通过对林君复书法作品的赞美,表达了对林君复艺术风格和人品的敬仰。诗中以西湖春游的场景开篇,回忆了自己在孤山寻访先贤遗迹的经历,暗示了林君复的才华如同西湖美景般令人陶醉。

接着,诗人描述了林君复茅庐简朴但结构完整,与当地官员交往中保持高洁,尤其是与薛李这样的朋友情谊深厚,夜晚湖上秉烛而游,生活情趣盎然。诗人赞赏林君复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沉浸于诗文创作中的专注,尽管担心作品会惊世,但仍坚持自我表达。

然而,命运难以完全掩盖他的才华,他的诗歌虽未广泛流传,但仍有佳作被后世发现,如遗留在人间的墨迹,可见其艺术价值。诗人通过想象林君复的书法风格,将其比喻为屈原般的坚韧和高洁,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林君复的艺术成就和个人品格,同时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收录诗词(2)

陈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石田小景

齐女门北古塘斜,岸苇无穷杂蓼花。

此地往来应惯熟,借书常到邺侯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白沟次东之金台韵

西山郁高寒,青绕燕代阔。

我行春已深,絮纩尚未脱。

平生四方志,眼底才圭撮。

区区白沟河,编简不能剟。

经涞流渐广,赴海倾莫遏。

欲渡仍徘徊,缅怀开运末。

兹惟辽晋疆,终古抱嗟咄。

天公愤余腥,老雨夜来泼。

堂堂十六州,幅员一朝割。

桑君漫周旋,国旱尔为魃。

中原杀戮尽,胡忍犬美括。

哀哉黄龙府,回首饭无钵。

横流到靖康,戎马屡南跋。

往事勿具陈,忧竞猝难豁。

居人讳言兵,唯记粘与曷。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萧斋坐雨感怀书事二首(其一)

三月琴川四月还,虞山佳处尽跻攀。

曾于拂水岩头望,一塔烟中认玉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萧斋坐雨感怀书事二首(其二)

残书遍阅就窗明,少畅闲情赖鸟声。

断送春归花事了,一番细雨绿阴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