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岂敢尚幽独,与世实参差。

古人虽已死,书上有其辞。

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

出门各有道,我道方未夷。

且于此中息,天命不吾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长安城中有百万户人家,出门却不知要去何处。
我怎敢崇尚孤独,与世俗格格不入。
虽然古人已经离世,但他们的思想文字仍然存在。
翻开书卷阅读并思考,仿佛能跨越千年与他们相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我的路还很长未走完。
暂且在此处停留,相信天命不会欺骗我。

注释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繁华都市。
无所之:没有特定的目的地。
尚:崇尚, 崇拜。
幽独:孤独, 寂静。
参差:不一致, 不协调。
古人:古代的人。
书上:书籍中。
开卷:打开书本。
千载:千年。
夷:平坦, 完成。
息:休息, 停留。
天命:命运, 上天的安排。
欺:欺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出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怀念和自我的坚持。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繁华而又迷茫的都市景象,反映出诗人在人群中感到孤独与迷失。长安作为唐代的首都,是当时文化、政治中心,这里有着成千上万的家庭,但诗人走出家门,却不知道应该去向何方。

“岂敢尚幽独,与世实参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态度,同时也在强调自己与众不同的立场。"岂敢" 表示一种自嘲,意味着诗人并非故意要脱离社会,但他确信自己的道路不同于常人。

“古人虽已死,书上有其辞。” 这两句通过对古人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依恋。即使古人已经去世,他们留下的文字依然能够给后世带来启示和指导。

“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 诗中的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阅读古籍时的心境,那种感觉仿佛与古人心灵相通,跨越时空的隔阂。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学问渊博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出门各有道,我道方未夷。” 这两句强调了个人道路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我道”则代表着诗人自己选择的生活与创作之路,这条路尚未平坦,但诗人坚信并将继续前行。

“且于此中息,天命不吾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暂时停留和对命运的信任。在这个世界里,他会暂时休憩,但他相信天命不会欺骗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道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安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孤独感和坚守自我立场的决心。同时,通过对古籍的阅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人在寻求与古人精神上的沟通和认同。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北极赠李观

北极有羁羽,南溟有沈鳞。

川源浩浩隔,影响两无因。

风云一朝会,变化成一身。

谁言道里远,感激疾如神。

我年二十五,求友昧其人。

哀歌西京市,乃与夫子亲。

所尚苟同趋,贤愚岂异伦。

方为金石姿,万世无缁磷。

无为儿女态,憔悴悲贱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芽满筐。

马头溪深不可厉,借车载过水入箱。

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

穷探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

归来辛苦欲谁为,坐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闭门长安三日雪,推书扑笔歌慨慷。

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

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

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家请官供不报答,何异雀鼠偷太仓。

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风

今日曷不乐,幸时不用兵。

无曰既蹙矣,乃尚可以生。彼州之赋,去汝不顾。

此州之役,去我奚适。一邑之水,可走而违。

天下汤汤,曷其而归。好我衣服,甘我饮食。

无念百年,聊乐一日。

形式: 古风

古意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