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秋(其二)

香消烬歇。换沈水重燃,薰炉犹热。

银汉坠怀,冰轮转影,冷光侵毛发。随分且宴设。

小槽酒,真珠滑。渐觉夜阑,乌纱露濡,画帘风揭。

清绝。轻纨弄月。缓歌处、眉山怨叠。

持杯须我醉,香红映脸,双腕凝霜雪。

饮散晚归来,花梢指点流萤灭。

睡未稳,东窗渐明,远树又闻鶗鴂。

形式: 词牌: 曲江秋

翻译

香烟已尽,换上新的沉香木燃烧,熏炉余温尚存。
银河洒落心怀,明亮的月亮转动,寒光照亮了肌肤。随意安排宴席。
小杯中的美酒,如珍珠般顺滑。渐渐感到夜深,乌纱帽被露水打湿,画帘被风吹动。
清冷至极。轻薄的绸缎在月光下摇曳,歌声缓慢,眉宇间满是愁绪。
举杯让我醉倒,脸颊映着红晕,双手如霜雪般洁白。
宴会结束,夜晚归来,指着花梢看流萤熄灭。
还未安稳入睡,东方窗户已微微透亮,远处又传来杜鹃鸟的叫声。

注释

烬:燃烧后的灰烬。
沈水:沉香木,一种名贵的香料。
银汉:银河,指天空中的天河。
冰轮:月亮,因其明亮如冰,故称。
随分:随意,随便。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
纨:精细的丝织品。
眉山:形容女子眉头紧锁,如山峰般皱起。
鶗鴂:杜鹃鸟,叫声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饮酒赏月的画面,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着美酒与清辉,心境平和而又带有几分孤寂。"香消烬歇"表明夜已深,香气渐散;"换沈水重燃,薰炉犹热"则写出室内的温暖与灯火的持续。"银汉坠怀,冰轮转影"描绘了窗外的月亮美景,而"冷光侵毛发"则是诗人对这份凉爽之感的细腻体验。

"随分且宴设"表明诗人的从容不迫和愉悦的心情,"小槽酒,真珠滑"则形象地描绘了美酒的甘醇与珍贵。"渐觉夜阑"说明夜已经很深,"乌纱露濡"写出了窗外细雨带来的湿润感,而"画帘风揭"则是室内轻盈的氛围。

"清绝"一词简洁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周遭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轻纨弄月"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这宁静之中对月亮的细腻感受。而"缓歌处、眉山怨叠"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愫和回忆。

"持杯须我醉,香红映脸"表明诗人的饮酒以及由此带来的醉意,而"双腕凝霜雪"则写出了室外的寒冷与室内的温暖对比。"饮散晚归来,花梢指点流萤灭"描绘了诗人喝完酒后回家的情景,以及对周围环境中萤火虫光点的细腻观察。

最后,"睡未稳,东窗渐明,远树又闻鶗鴂"则是诗人在浅眠中感受到天亮即将到来时的宁静和自然界的初醒声响。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美景、室内温暖、饮酒、赏月等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一)

沙上鸥群□戏,云端雁阵斜铺。殷勤特为故人书。

写尽衷肠情素。名字纵非俦匹,夤缘自合欢娱。

尽教涂抹费工夫。到底翻成吃醋。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

态度雪香花瘦,情怀雨润云温。故将淡墨写精神。

记得洗妆馀晕。只恐妖娆未似,谁云彼此难分。

别来憔悴不堪论。相对无言有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阳春

蕙风轻,莺语巧,应喜乍离幽谷。

飞过北窗前,递晴晓,丽日明透翠帏縠。篆台芬馥。

初睡起、横斜簪玉。

因甚自觉腰肢瘦,新来又宽裙幅。

对清镜、无心忺梳裹,谁问著、馀酲带宿。

寻思前欢往事,似惊回、好梦难续。花亭遍倚槛曲。

厌满眼、争春凡木。尽憔悴、过了清明候,愁红惨绿。

形式: 词牌: 阳春

齐天乐(其二)端午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