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

蕙风轻,莺语巧,应喜乍离幽谷。

飞过北窗前,递晴晓,丽日明透翠帏縠。篆台芬馥。

初睡起、横斜簪玉。

因甚自觉腰肢瘦,新来又宽裙幅。

对清镜、无心忺梳裹,谁问著、馀酲带宿。

寻思前欢往事,似惊回、好梦难续。花亭遍倚槛曲。

厌满眼、争春凡木。尽憔悴、过了清明候,愁红惨绿。

形式: 词牌: 阳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初春时节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开篇“蕙风轻,莺语巧”描述了春天微风轻拂,鸟儿鸣叫声声的宜人境界。接着“应喜乍离幽谷”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深谷、迎接春光的喜悦之情。

“飞过北窗前,递晴晓,丽日明透翠帏縠”则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阳光穿过窗棂,照亮室内,绣帘轻拂,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篆台芬馥。初睡起、横斜簪玉”中的“篆台”指的是古代女子梳妆时所坐的低几,这里用来形容化妆后的女性气息和精致雅致。而“初睡起”则展现了女主人公从睡梦中醒来的温馨场景,横斜簪玉更是细腻描绘了梳理头发、佩戴珠玉的动作。

接下来的“因甚自觉腰肢瘦,新来又宽裙幅”表达了女性对自己身形的观察与体会,可能是在春光之下,更为注重自己的仪态和装扮。

“对清镜、无心忺梳裹,谁问著、馀酲带宿”中,“对清镜”是指面对镜子自照,这里的“无心”并非真的没有心思,而是在细致地整理着自己的仪容。“谁问著、馀酲带宿”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昨日欢乐的回忆和未来的期待。

“寻思前欢往事,似惊回、好梦难续。花亭遍倚槛曲”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那种美好的梦境难以继续的遗憾。而“花亭遍倚槛曲”则描绘了一种徜徉在园中,依偎栏杆,感叹春光易逝的情景。

最后,“厌满眼、争春凡木。尽憔悴、过了清明候,愁红惨绿”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和哀伤,以及对于那些平凡树木竞相展现春色的无奈感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春去夏来的忧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女性在初春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其二)端午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一)和周美成韵

后堂芳树阴阴见。疏蝉又还催晚。

燕守朱门,萤粘翠幕,纹蜡啼红慵剪。纱帏半卷。

记云亸瑶山,粉融珍簟。

睡起援毫,戏题新句谩盈卷。

睽离鳞雁顿阻,似闻频念我,愁绪无限。

瑞鸭香销,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蓬山恨远。

想月好风清,酒登琴荐。一曲高歌,为谁眉黛敛。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两同心(其一)

行看不足。坐看不足。

柳条短、斜倚春风,海棠睡、醉敧红玉。清堪掬。

桃李漫山,真成粗俗。遥夜几番相属。暗魂飞逐。

深酌酒、低唱新声,密传意、解回娇目。知谁福。

得似风流,可伊心曲。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两同心(其四)梦牛楚

枕簟凉生秋早。梦魂忒好。

见玉人、且喜且悲,挨琼脸、厮偎厮抱。

信言多磨,刚被山禽,一声催晓。觉来满船清悄。

愁恨多少。知是我、怜你心微,知是你、与我情厚。

谢殷勤,不易山遥水远寻到。

形式: 词牌: 两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