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伯长

盘盘海底石,并树青琅玕。

至阳生至阴,龙宫常苦寒。

扬光炫朝彩,吐气蒸微澜。

根株历千载,莫测劳悴端。

端如巢居子,草木皮衣冠。

超然去人群,取友蹄与翰。

日诵黄帝言,浩叹泪阑干。

奈何天下治,必以云为官。

佩剑黄金环,咀丹白玉盘。

自闻至人德,积热生肺肝。

黄尘日暮起,对面不相看。

三山在何处,使我师王韩。

聊歌紫芝曲,倚君清夜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杨载所作,名为《次韵袁伯长》。诗中描绘了海底之石与青琅玕并立的景象,象征着至阳与至阴的对立统一,以及龙宫的寒冷与神秘。接着,诗人通过“扬光炫朝彩,吐气蒸微澜”描绘了海底石的光辉与气息,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诗中还提到了时间的漫长与生命的不易,以及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生活态度。

“日诵黄帝言,浩叹泪阑干”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感慨。随后,诗人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官僚体制,认为治理国家不应仅依赖权力与物质,而应追求道德与精神的提升。“佩剑黄金环,咀丹白玉盘”形象地描绘了权贵们的奢华生活,与下文的“自闻至人德,积热生肺肝”形成对比,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

最后,“黄尘日暮起,对面不相看”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而“三山在何处,使我师王韩”则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186)

杨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 字:仲弘
  •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1271—1323

相关古诗词

题屏风画商山四老人

飞雪洒遥野,冲波荡无垠。

蟠蟠山谷间,居此四老人。

下为民庶师,上作王家宾。

清风眇何许,驰想寂寞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遣兴偶作

春蔬茂前畦,茜茜有颜色。

珍禽叫深树,过耳亦一适。

用是易吾虑,毋为自襞积。

放浪天地间,无今亦无昔。

古人得意处,相与元不隔。

如何故人心,未照我胸臆。

徵言及纤芥,实出左右力。

岂惮决系蹯,人生且为客。

形式: 古风

书怀寄杜原父二首(其一)

吾生何为者,稚年志颇高。

神仙与功名,壮思跃秋涛。

中宵岂无寐,悲甚几欲号。

后来失所养,百数患难逃。

竭力奉甘旨,出入身甚劳。

旧书益遗忘,九牛存一毛。

稍后与人事,忍情如忍刀。

旦夕自惟念,未足非儿曹。

常欲力道德,屡失迷所操。

区区习蠹简,对案夜焚膏。

傥然有所得,中心乐陶陶。

忽如从古人,握手共游遨。

携持亦何事,庶用娱蓬蒿。

追思作咏歌,示之必贤豪。

丈夫生世间,毋论贱与贫。

夙发多意气,往往惟任真。

松柏生高冈,挺然固出群。

不为霜雪阨,不为风雨春。

得时可行道,节义亦足伸。

吾生托下土,所识凡几人。

穷交独相慰,笑语亦复亲。

形式: 古风

书怀寄杜原父二首(其二)

遥望山下云,旦起迷群岫。

老鹤巢其中,缥缈标末构。

长鸣对秋月,鸣罢复俯咮。

散入墟落间,闻者莫能究。

顾惟云外客,娱心饮醇酎。

于此何如哉,吾亦有所遘。

往来常泛舟,溯流浙江上。

是时秋风高,涛水日夕壮。

瞬息踰百里,猛捷莫可状。

倚船纵观久,力可骑鲸况。

顾谓吾友言,为乐颇豪放。

斟酌尊中酒,怀抱益虚旷。

常从山中游,实爱岩谷幽。

长松荫泉水,四时清如秋。

伫立辄良久,忽欲忘其俦。

吾闻古来人,山居多名流。

此语或可信,市朝安得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