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十二)

宜忌拘牵十二三,灵苗毒草比粗谙。

性存姜桂何妨辣,味到芩连不取甘。

好友劝尝真苦口,庸医隔膜漫多谈。

古方难适今时用,此理如禅在细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十二)》,主要探讨了中医养生与用药的道理。诗中提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的宜忌有所了解,如同对待药物一样,需要明辨是非,懂得区分有益和有害。诗人强调生姜、桂皮等辛香之物虽辣但对身体有益,而黄芩、连翘等药材虽苦却有良效,意在说明用药应以病情和体质为依据,不宜一味追求口感。

"宜忌拘牵十二三",表达了对饮食禁忌的适度把握,不能过于严格或随意。“灵苗毒草比粗谙”,比喻对药材性质的初步认识,要深入理解才能分辨真伪。“性存姜桂何妨辣,味到芩连不取甘”进一步阐述了药性和口味的关系,好的药材并不一定非得味道甜美。

“好友劝尝真苦口”,暗示了朋友的善意提醒,即使药效苦涩,也应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庸医隔膜漫多谈”,批评庸医对病情的无知和轻率,强调医疗知识的重要性。“古方难适今时用”,指出医学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更新,不能墨守成规。“此理如禅在细参”,以禅宗的参悟方式比喻,强调对这些道理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

整首诗寓教于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中医养生和用药的智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医学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97)

查慎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字:夏重
  •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50~1727

相关古诗词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十三)

却病奇方乃避嚣,远坊两板闭萧条。

室无歌妓何烦遣,邻有乡僧不待招。

石鼎涛生茶正熟,铜炉灰陷火潜消。

鸡鸣漏尽人谁觉,又听门前过早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十四)

丛书三馆校仇忙,讶许间情付墨庄。

樗本不材良匠弃,屠非绝技善刀藏。

冬菹剩饱园官菜,岁赐删除博士羊。

转益从前素餐愧,大疱珍膳日分尝。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其十五)

童时了了记观河,六十三年忽已过。

眼暗耳聋知老否,葛凉裘暖奈身何。

一帆去国谈何易,万卷无家累亦多。

爱惜精神图省事,明年兼拟谢诗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三月二日偶游硖石精舍

三月风光连上巳,人如蛱蝶斗裙衫。

两山钟磬东西寺,十里烟波远近帆。

拄杖我来寻履迹,题诗僧乞署头衔。

箧中亦有新排集,傥许经房贮一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