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集海珠寺

何处氛埃一点无,法堂清夜月明孤。

磬声喜得随风度,僧伴非为避世图。

沧海微茫超上界,高楼缥缈即仙都。

浮空出石灵鳌在,不必由来问贾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海珠寺的静谧与超凡脱俗之感。首句“何处氛埃一点无”以反问开篇,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清幽,暗示了远离尘嚣的意境。接着“法堂清夜月明孤”一句,通过“清夜”和“月明孤”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法堂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庄严与超然。

“磬声喜得随风度”描绘了寺庙中清脆的钟磬之声,随着夜风轻轻飘荡,增添了诗的韵律美,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超脱。诗人进一步解释这种声音并非出于逃避世俗的意图,而是自然流露的修行之音。

“沧海微茫超上界,高楼缥缈即仙都”两句,将海珠寺置于广阔的宇宙背景之下,表达了对超越世俗、接近仙境的向往。这里不仅赞美了寺庙的地理位置独特,更寄托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的愿望。

“浮空出石灵鳌在,不必由来问贾胡”则以“灵鳌”这一神话中的生物,象征着海珠寺的神秘与神圣,同时也暗示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理解。最后一句“不必由来问贾胡”,则表达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意指无需向外寻求答案,内在的智慧与真理自会显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海珠寺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精神世界深刻而独特的感悟。

收录诗词(5)

何即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其一)

行行出郭到邱中,旧路犹然一线通。

鹤化不知丹灶冷,灵光常照碧池空。

群公自是香山老,太史何惭司马翁。

授简独惭诗未就,片云头上雨濛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其二)

古来谩道越王都,西有仙人宅一区。

不问何年骑白鹤,空传九节长青蒲。

山中到客浑如梦,池上衔杯即泛湖。

何幸遥随清赏地,悠悠身世共三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飞来寺(其一)

只身天地一虚舟,谁向风尘叹敝裘。

新月半悬孤磬夜,晚风遥傍峡山秋。

无期白社频呼酒,得醉青山且破愁。

二十年前曾聚散,可堪吾道尚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飞来寺(其二)

晚泊孤舟欲借眠,双林秋色净堪怜。

归猿洞照千岩月,夹水山开一线天。

斗转夜寒仙院外,尊移风动佛灯前。

乱鸡何处醒吾酒,忽见窗间杂曙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