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的《次韵延年弟相庆(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脱离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首句“经年侍清宴,饱食愧侏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反思,他曾在高官显位上享受清宴,但内心却感到愧疚,因为与那些生活困苦的侏儒相比,自己虽饱食却未尽人之本分。接下来,“脱迹鸳鸿路,忘怀草木区”则展现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融入自然怀抱的心境。他不再追求官场的荣华,而是选择与草木为伴,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朝檐看斗雀,晚槛引饥乌”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片段:清晨在屋檐下观察争食的小鸟,傍晚则吸引饥饿的乌鸦前来觅食。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欣赏,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琐事的平和态度。最后,“已觉蓬蒿适,谁能九万图”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无需再追求那遥不可及的功名利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简朴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复杂世事的淡然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简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