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园(其三)

尝闻晋支遁,矫志归沃洲。

千载激清风,邈哉谁与俦。

余今虽不敏,万事非身谋。

朅来卧穷谷,未觉惭先脩。

一法尚无遣,何劳问三休。

卷舒在至理,赏咏归优游。

采薇陟曾阿,濯足依涧流。

但惊桂花拆,讵识江汉秋。

沧溟空汗漫,无意狎群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的《秋日西园(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于深谷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尝闻晋支遁,矫志归沃洲”,借晋代高僧支遁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远离尘嚣的决心。接着,“千载激清风,邈哉谁与俦”两句,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辽阔,强调了这种追求的深远和孤独。

“余今虽不敏,万事非身谋”表明诗人虽然才智有限,但已看透世事,不再为世俗之事所累。“朅来卧穷谷,未觉惭先脩”则描述了诗人来到这荒僻之地后,内心并未感到羞愧或遗憾,反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一法尚无遣,何劳问三休”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认为一切法门都应遵循自然规律,无需过分追求或放弃。“卷舒在至理,赏咏归优游”表达了诗人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忙碌还是闲适,都能从中找到乐趣。

“采薇陟曾阿,濯足依涧流”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采摘野菜、登山、洗脚等行为,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惊桂花拆,讵识江汉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欣赏,即使在不经意间,也能感受到季节更迭的美妙。

最后,“沧溟空汗漫,无意狎群鸥”以大海的广阔和鸥鸟的自由,象征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他希望如同海鸥一般,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西园(其四)

忆昔少壮时,意气摩云霓。

游心黄卷间,岂顾白日西。

由来昧根本,旦旦从所迷。

迩独悟无为,文字如委泥。

物生岂高下,至道良自齐。

青山绕吾庐,开户众鸟啼。

晓日上乔木,秋光媚回溪。

畸人长往来,绝壁同攀跻。

遐天净若扫,旷目无端倪。

楚客一何苦,登临独悽悽。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秋日西园(其五)

秋山夜来雨,云气朝尚昏。

禅庭无来辙,但见落叶繁。

石室暗灯火,天容开霁痕。

耳目思远适,旷然启曾轩。

长谣缓轻策,去去穷深源。

方塘滟清流,凫雁静不喧。

时遭羲皇翁,容与谐笑言。

邈然采真赏,岁晏谁与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寄题济源令杨君兰轩

昔人慕猗兰,佩服比脩洁。

往往卒岁间,山中行采掇。

吁哉昔人去已久,此花憔悴今谁折。

济源长官真好古,王屋天坛驰远步。

阳崖月窟得芳丛,满握归来誇所遇。

净扫幽轩植藓墀,紫茎绿叶弄奇姿。

疏帘风软日华薄,芳馥满怀君自知。

形式: 古风

送琳上人还杭

聚水作一雨,多少近远随所遭。

或沾枯荄仅濡浃,或入巨海成波涛。

少林真风今百纪,怅惜至此何萧条。

喜君齐志早寂寞,同我十载沦刍樵。

含冲嗜漠不自厌,更欲刺口尝群肴。

师门祖席在在有,得此失彼良自嘲。

朅来东南走千里,但愿刈楚逢翘翘。

駃浮长川不惮恶,陟彼巨巘宁知劳。

诚专志苦若有相,行断西壤逢英豪。

金锤扣天玄楗廓,玉电激海明珠高。

星霜因循共千日,谁尔使子先行包。

湖山蜿蜒湖水薄,湖上幽人想如昨。

秋入芙蓉露已漙,晓捲帘栊暑初却。

明明潭底见行云,谩谩空中闻唳鹤。

此景从来吾已知,异乡宁羡君先归。

由来出处元无隔,同看明朝日上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