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

旄头占虏候,鸣镝射单于。

哀死知明主,和亲愧腐儒。

边锋少南牧,天马自东趋。

看撤山西戍,无劳议远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西戎》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边疆政策与民族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联“旄头占虏候,鸣镝射单于”,以“旄头”象征敌人的先兆,暗示边疆的警戒;“鸣镝”即响箭,象征敌人进攻的信号,“射单于”则指向了敌方首领,描绘出战争的紧张氛围。

颔联“哀死知明主,和亲愧腐儒”,表达了对君王英明决策的理解与对自身作为文人未能提出更好策略的自责。这里的“哀死”可能指对战死者哀悼,也可能是对因战争而失去生命的无辜百姓的同情。“明主”指的是英明的君王,而“和亲”则是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和平手段,诗人对此感到惭愧,可能是因为自己未能为国家提出更好的和平方案。

颈联“边锋少南牧,天马自东趋”,描述了边防的现状与变化。这里“边锋”可能指边境的防御力量,“南牧”可能是指南方的游牧民族,而“天马自东趋”则可能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和平,天马东行,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和平的到来。

尾联“看撤山西戍,无劳议远图”,表达了对边疆局势好转的期待,以及对长远战略规划的暂时搁置。诗人希望看到山西的边防得以撤除,意味着边境安全得到保障,不再需要过多的军事部署与长远的战略规划。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边疆安全与民族关系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晚过西湖

落日微雨好,浮云近水多。

空濛乱林树,涵泳著星河。

赏极兴不尽,迹归心更过。

犹须明月夜,濯足弄金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泛舟西湖(其一)

靡亹蘋萍合,夤缘岛屿深。

操舟非有术,鉴水会清心。

老树成重盖,初荷散万簪。

名园皆有主,费日试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泛舟西湖(其二)

懒意适自强,旧游疑触新。

如从剡溪客,忽晤武陵人。

钟磬高低寺,渔樵来去津。

凉风水云合,天半是鱼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郑侍郎挽词(其一)

置驿无留客,名卿拟上公。

应惟泣遗爱,竞欲颂宽中。

赐履灵台隔,开阡梦泽空。

秋音送归旐,依约认樵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