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诗《衢村书屋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侧”以开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旅途,暗示书屋位于偏远的东瓯之地,道路平坦,引人向往。接下来,“中田敞衡宇,流水亘长陌”描绘了书屋周围开阔的田野和流淌的流水,展现出田园诗意的环境。
诗人进一步借流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逝者每如斯”,暗示人生短暂,应该坚守真理,保持内心的平静。“守真在冲默”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对于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真正的满足并非来自外在的丰富,而是内心的安宁,“好盈非所知,适意即安宅”。
最后两句“草木咸怀新,吾亦欣有得”通过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表达出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的新鲜与收获,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随性而安的人生态度。结尾处“何必淩青冥,羡彼双飞翼”则以不羡慕飞翔的鸟儿自比,表明诗人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享受这份朴素而深沉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书屋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明代士人的淡泊名利、崇尚自然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