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长安车马竞通津,西市衣冠血尚新。

白首同归成底事,青山独往竟何人。

华亭夜月堪闻鹤,水国秋风好忆莼。

窃叹当年朱长史,可能重负会稽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由明代诗人沈嗣选所作,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与动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洞察和人文关怀。

首联“长安车马竞通津,西市衣冠血尚新”,开篇即以长安的车水马龙、西市的繁华景象,映射出社会的繁荣与活力,然而“血尚新”三字却在热闹中透露出一丝血腥与动荡,暗示着表面的繁华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残酷与变迁。

颔联“白首同归成底事,青山独往竟何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独自远行的旅人,最终都难逃岁月的无情流逝,生命的意义似乎变得模糊不清,引人深思。

颈联“华亭夜月堪闻鹤,水国秋风好忆莼”,这两句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华亭的夜月与鹤鸣,象征着宁静与高洁;而水国的秋风与莼菜,则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忆。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窃叹当年朱长史,可能重负会稽薪”,诗人借对历史人物朱长史的感叹,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在落寞的对比思考。朱长史曾是会稽(今浙江绍兴)的一位重要人物,这里暗指历史上的英雄或贤士,诗人或许在反思,是否还有人能像他们那样肩负起国家的重任,继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的繁华与动荡、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深情。

收录诗词(4)

沈嗣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感二首(其一)

当年曾结竹林盟,邑里争传月旦评。

意气直教周士贵,文章能使古人生。

一从岁有龙蛇厄,几度春闻鶗鴂声。

此日相思吊嵇阮,酒垆邻笛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杂感二首(其二)

少年声气接群英,湖海飘零异死生。

偶简姓名堪堕泪,传来事迹总关情。

春风玉树先贤冢,秋露金茎故国城。

垂老瑟居无客至,满庭衰草候虫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钱塘

风涌银涛势欲狂,万山空自削苍茫。

非关客思无聊赖,十月天寒正陨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九日风雨作

风雨淹重九,幽人得自娱。

东篱花罢采,下若酒停沽。

已免题糕字,真成泼墨图。

登高何处望,新涨满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