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上

百年神物会,出此远人村。

浪汹江翻屋,沙崩树齧门。

芋魁锄地底,鹿角长溪痕。

开辟当天意,瀰茫恨吐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壮阔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沙洲的独特风貌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百年神物会,出此远人村”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氛围,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而久远的故事,神物汇聚之地,位于偏远的人烟稀少之处。这种设定为后续的自然景观描写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的“浪汹江翻屋,沙崩树齧门”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沙洲上的自然景观。汹涌的波浪冲击着江面,甚至将房屋掀翻;沙土崩塌,连树木也被侵蚀,破坏力之大可见一斑。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沙洲的恶劣环境,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芋魁锄地底,鹿角长溪痕”则转向对土地和生物的描写。芋魁,即芋头的根茎,生长于地下,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鹿角在溪流中留下痕迹,既展示了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痕迹。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

最后,“开辟当天意,瀰茫恨吐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在诗人看来,天地间的一切变化似乎都遵循着某种天意,充满了不可预知的神秘力量。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无奈,或许是对无法把握命运的感慨,或是对自然变迁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沙洲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意味。它不仅是一幅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歌,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50)

孙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莫抵西郊

白日崩云莫色微,柴车独不款高扉。

十觞酩酊浮家酽,五载暌离笑客衣。

瑟瑟雨声寒渐密,沉沉更漏夜仍稀。

天明即别愁何限,四壁凄凉万事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元夕寄梁先辈二首(其一)

碧沙官渡柳摇新,灯火萧条不负春。

谁道黄昏先闭户,天街雪色更宜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入秋

江浦今朝暗,秋风昨夜清。

山川不改色,雾雨□飞轻。

出处妨吾道,嵚崎见物情。

系舟思范蠡,迢递越王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伯夷叔齐赞

人之大伦,君臣父子。笃于君亲,友于昆弟。

弃家如遗,弃国如屣。并弃其身,如蜕泥滓。

人怀百金,揆义而使。犹有诺否,背义去已。

如何先生,各执其志。不约而同,如合左契。

孤竹之生,首阳之死。万古清风,噫二人耳。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