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
这首清代诗人郑燮的《得南闱捷音》描绘了诗人收到考试捷报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忽漫泥金入破篱”,以“泥金”比喻科举中的捷报,形象地写出这份珍贵的通知书意外地送达在简陋的家中,带给全家惊喜。然而,“忽漫”与“破篱”形成对比,也暗示了诗人出身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
接下来的两句“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之路的认识,认为即使取得小小的成就,也历经多年努力,发展并不如预期般迅速。这里有对个人付出的感慨,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亲人已逝,无人可共喜,连照镜子都失去了往日的兴趣,孤独与哀伤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两句“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借用毛公檄(古代任命官职的文书)象征荣耀,但诗人预感这份荣誉将无人分享,只能空留安慰,表达了深深的孤寂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科举成功的喜悦,又有对人生无常和亲情缺失的哀愁,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不详
书画家、文学家。名燮,汉族。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
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