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再赏牡丹

锦堂重赏牡丹红,不惜残英数日空。

嘉艳岂无来岁好,清欢难得故人同。

谁言山下曾为雨,只恐身轻去逐风。

且共对花开口笑,莫持姚左较雌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昼锦堂再赏牡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再次赏牡丹的情景,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以及与友人共享清欢的喜悦之情。

首联“锦堂重赏牡丹红,不惜残英数日空。”开篇即点明地点和主题,锦堂之中再次欣赏牡丹的盛放,不吝惜那些即将凋零的花瓣,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与不舍。

颔联“嘉艳岂无来岁好,清欢难得故人同。”转而思考牡丹之美是否仅限于今年,还是未来亦能重现,同时强调了与好友共赏的清雅之乐,难以寻觅。

颈联“谁言山下曾为雨,只恐身轻去逐风。”通过设问与担忧,形象地描绘了牡丹在风雨中的脆弱与易逝,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哲思。

尾联“且共对花开口笑,莫持姚左较雌雄。”最后,诗人呼吁与花共舞,享受当下,不必计较外在的评价或比较,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崇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诗人的深情,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暮春书事

榆荚空飞不算钱,韶光归速置何缘。

惜春情味过年少,战酒英雄退日前。

竹笋迸阶抽兕角,杨花铺水涨龙涎。

妖妍万变成凋谢,长养须资大夏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暮春书事自和

东君回辔肯流连,诗入衰情更易缘。

荷叶如钱生水面,杨花飞雪满阶前。

感时空溅伤春泪,殢酒思流见曲涎。

残景向人催上老,似推公道不容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北第同赏芍药

芍药名高致亦难,此观妖艳满彫栏。

酒酣谁欲张珠网,金钿偏宜间宝冠。

露裛更深云髻重,蝶栖长苦玉楼寒。

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狎鸥亭同赏牡丹

东亭尝种广陵花,美艳新增出旧芽。

小魏风标高洛品,大乔流徙得孙家。

丹砂缬妙深难染,白玉冠危莹绝瑕。

肯与姚黄为近侍,亦须称后始无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