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感

老荷宽恩许退耕,丝毫无报亦何情。

民贫乐岁尚艰食,道丧异端方肆行。

党祸本从名辈出,弊端常向盛时生。

古人骨冷青松下,谁起英魂与细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老荷花开花期已过,允许退耕休息,我连一丝回报都没有,又有什么情感可言。
百姓生活贫困,即使丰收年景也难以吃饱,道德沦丧时,异端邪说更加盛行。
党争之祸往往源自名流,弊端常常在盛世时期滋生。
古人的遗骨在清冷的松树下长眠,又有谁能唤醒他们的英魂,仔细评说这一切呢?

注释

老荷:指老去的荷花,可能暗喻老一辈。
退耕:指退出政治舞台或停止活跃。
丝毫无报:没有任何回报或感恩的行为。
何情:何来的感情或动机。
民贫:人民生活贫困。
乐岁:丰收的年景。
艰食:艰难度日,食物不足。
道丧:道德败坏。
党祸:党派之间的斗争或祸害。
名辈:有名望的人。
弊端:不良现象或问题。
盛时:繁荣昌盛的时期。
古人骨冷:古代先贤的遗骨。
青松下:象征高尚品格或静谧的环境。
谁起:谁能。
细评:详细评价或反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感》,通过对老荷退耕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社会感慨。首句“老荷宽恩许退耕”,以老荷自比,表达了诗人愿意退出官场,享受清闲生活的态度,但又暗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次句“丝毫无报亦何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直接回报国家和人民的遗憾之情,流露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接着,“民贫乐岁尚艰食”揭示了当时社会百姓生活困苦,即使丰收之年也难以温饱的现实。

“道丧异端方肆行”批评了道德沦丧,邪说盛行的社会风气,反映了诗人对世风日下的担忧。接下来,“党祸本从名辈出,弊端常向盛时生”则指出党争和弊端往往在盛世时期更为严重,这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政者的警醒。

最后两句“古人骨冷青松下,谁起英魂与细评”以冷峻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遗忘的先贤的怀念,以及对后人未能公正评价他们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退隐之志,揭示了社会的深层次问题,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批判意识。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感

疋马曾为塞上游,东归几见剡川秋。

故城废市古今叹,断角残钟朝暮愁。

尺寸无功真碌碌,耄期未死转悠悠。

阿奴尚喜强人意,三日于菟气食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书壁二首(其二)

故里还初服,明恩念老农。

方蒙镜湖赐,又忝渭川封。

炊粟犹支日,藏蔬可御冬。

霜天病益减,高枕听邻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书壁二首(其一)

稻草高茨屋,绳枢窄作门。

渔樵皆结友,邻曲自通婚。

留客秋茶苦,醺人社酒浑。

馀年尚何叹,一饭亦君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书懒

此身不觉老侵寻,残发萧萧雪满簪。

那有新诗书触目,亦无闲话问安心。

塞垣西戍茫如梦,省户东归病至今。

一懒便知生世了,午窗酣枕敌千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