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汉卿左藏

溪间曾语离,夜雨忽悲壮。

俄顷山月明,照我蓬背上。

攲枕念此行,变化或万状。

江湖大圆镜,有此白鸟样。

公言早崛奇,平处谢堤障。

划严如行师,百万未可傍。

畴昔粲可间,发此无尽藏。

我饥寒欲死,甘露扶缯纩。

目视飞鸿卑,未易蒙此贶。

西风束书至,辟户问亡恙。

吾事公所知,它人杂嘲谤。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曾在溪边道别,夜雨中忽然感到悲壮。
不久山间月光明亮,照亮我蓬乱的背脊。
倚着枕头回想这次行程,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广阔的江湖如同大圆镜,映照出白鸟的身影。
你说的话早显奇特,平日里谢绝了世俗的阻碍。
你的言论严谨如军队行进,百万大军也无法靠近。
过去的日子美好而短暂,你揭示了无尽的宝藏。
我饥饿寒冷几乎死去,甘甜的露水如同丝棉般救我。
看着飞翔的大雁,我却难以承受这样的恩赐。
西风吹来你的信件,打开门询问我的近况。
我知道你的事情,其他人则胡乱诽谤。

注释

溪间:小溪边。
离:告别。
悲壮:悲凉而雄壮。
俄顷:一会儿。
蓬背:蓬乱的背脊。
公言:你的言论。
平处:日常生活中。
谢堤障:谢绝世俗的阻碍。
行师:军队行进。
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
甘露:甜美的露水。
蒙:承受。
亡恙:身体安康。
嘲谤:嘲笑和诽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送给友人张汉卿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张汉卿在溪边告别时的情景,夜雨中的离别显得悲壮而深沉。随后,山月照亮了他们的背影,诗人感慨此行的变数和未知。他将江湖比喻为一面大圆镜,暗示张汉卿的未来可能会像白鸟一样自由飞翔。

诗人称赞张汉卿才华出众,如同早起的奇峰,超越平庸,无人能及。他以军事比喻其才能,认为张汉卿的能力强大,即使是百万之师也无法相比。然而,诗人也提到过去曾有人对张汉卿有所误解和非议。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张汉卿的关心和支持,即使自己身处困境(饥寒交迫),仍愿如甘露般给予帮助。他感叹自己无法轻易给予张汉卿更多的恩惠,就像高飞的大雁难以接近。最后,诗人提到收到西风带来的书信,询问张汉卿的近况,并表示自己的立场坚定,不会被他人的嘲笑所动摇,因为他深知张汉卿的价值。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许。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提干兼简李知几太博

伯仲天下士,惯识山中饥。

几年食君粟,一饭书百匙。

谓此真饱否,此饱谁安之。

伯氏昔在京,饭瘦崖书肥。

至今方舟上,儿啼妇褰衣。

仲氏亦远来,裹粮复能几。

卖金买书册,仆夫辍晨炊。

安能问饥饱,自信了不疑。

岁晚盍行道,西风颇劝归。

大贤事业定,试学摩腰围。

形式: 古风

送杨梅

午树碧云合,星虚紫微垣。

赤肌风露香,绕齿冰雪温。

六月瘴雾湿,荔枝照黄昏。

江乡有此族,亦堕梅雨村。

白日走岩谷,红尘倾市门。

相如有酒渴,取蜜倾银盆。

一赏风味足,无使妨盘飧。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汪仲嘉尚书帅隆兴兼简王公明枢密

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

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

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

民痴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马先朝车。

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

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

形式: 古风

送松上人西归兼呈去佞隐君子及其家贤子侄致驰仰之意去佞方舟之子松其侄

白云二十七,倒跨杨岐驴。

相当子岁年,力挽千乘车。

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庐。

后来凿空辈,一一人为徒。

诚负子远游,芒鞋费无馀。

百饥仅一饱,抱病几亡躯。

是病何所起,为药当何须。

不如速归休,问津于故吾。

方舟有家学,放光照西都。

寄声为多谢,勿谓今无书。

峨嵋旧时月,夜夜来东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