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梅

午树碧云合,星虚紫微垣。

赤肌风露香,绕齿冰雪温。

六月瘴雾湿,荔枝照黄昏。

江乡有此族,亦堕梅雨村。

白日走岩谷,红尘倾市门。

相如有酒渴,取蜜倾银盆。

一赏风味足,无使妨盘飧。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中午时分,绿树与碧空连成一片,星辰稀疏,紫微宫阙若隐若现。
荔枝的红色果肉散发着风露的清香,仿佛含在口中,清冷如冰雪却温暖宜人。
六月的湿热瘴气中,荔枝的光芒照亮了黄昏时刻。
在这江边的乡村,也有荔枝这样的佳果,如同落入了多雨的梅子季节。
阳光穿过山谷,城市中的尘埃洒满街头。
友人如你口渴,我取来蜂蜜倾倒于银盆之中。
一杯美酒,足以品味这风味,切勿让它妨碍了我们的餐食。

注释

午树:正午的树木。
碧云合:碧蓝天空与树木相接。
星虚:星辰稀疏。
紫微垣:古代星官名,代指天空。
赤肌:红色的果肉。
风露香:风中带露的香气。
荔枝:一种热带水果。
梅雨村:多雨的村庄。
白日:白天。
岩谷:山石间的山谷。
红尘:都市中的尘土。
市门:城门。
如有:如果。
酒渴:口渴想喝酒。
取蜜:取来蜂蜜。
银盆:银制的器皿。
风味:风味美。
妨:妨碍。
盘飧:菜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所作的《送杨梅》,以杨梅为题材,通过描绘夏日午后的景象和杨梅的特有风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首句“午树碧云合”描绘了杨梅在炎炎夏日中枝叶茂盛,如同碧云环绕的景象;“星虚紫微垣”则借天象暗示季节,紫微垣象征夏季星空,与杨梅的出现形成对比。

“赤肌风露香,绕齿冰雪温”两句,形象地写出杨梅鲜红如肌,带有清新的风露香气,入口甘凉如冰雪,令人回味无穷。接下来,“六月瘴雾湿,荔枝照黄昏”进一步渲染了夏季的氛围,以荔枝映衬杨梅的独特魅力。

“江乡有此族,亦堕梅雨村”暗指江南地区杨梅的丰饶,同时也寓言友人所在的村庄因杨梅而增添了一份诗意。“白日走岩谷,红尘倾市门”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杨梅受欢迎的程度,仿佛连阳光都为之倾倒,市井间的繁华也因之而热闹非凡。

最后两句“相如有酒渴,取蜜倾银盆”以友人饮酒解渴,取蜜来配杨梅的场景,表达出诗人希望朋友能尽情享受这美味佳果,同时也不忘友情的款待。“一赏风味足,无使妨盘飧”则叮嘱友人,尽管杨梅美味,也不要因此影响了正餐。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既描绘了杨梅的诱人之处,又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赠别诗。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汪仲嘉尚书帅隆兴兼简王公明枢密

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

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

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

民痴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马先朝车。

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

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

形式: 古风

送松上人西归兼呈去佞隐君子及其家贤子侄致驰仰之意去佞方舟之子松其侄

白云二十七,倒跨杨岐驴。

相当子岁年,力挽千乘车。

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庐。

后来凿空辈,一一人为徒。

诚负子远游,芒鞋费无馀。

百饥仅一饱,抱病几亡躯。

是病何所起,为药当何须。

不如速归休,问津于故吾。

方舟有家学,放光照西都。

寄声为多谢,勿谓今无书。

峨嵋旧时月,夜夜来东吴。

形式: 古风

送林泽之至五夫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

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

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

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费恭父

担头蜀货无锱铢,两笼只载先君书。

但知不败乃翁事,报与不报君何须。

渥洼一日新生驹,黄金羁勒安用渠。

西风千里饱刍秣,养此汗血倾京都。

我营北山瓜芋区,君来饮水同饭蔬。

明朝笑出白云去,我恐尘土粘君须。

就中行李愁僮奴,一束诗稿牛腰粗。

是诚痴绝天下无,此子费子西归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