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其四)癸丑生朝

对西风、先自念莼鲈,又还月生西。

叹平生霜露,而今都在,两鬓丝丝。

当年门垂蓬矢,壮岁竟奚为。

磊落中心事,只有天知。

多谢君恩深厚,费丁宁温诏,犹置驱驰。

看弓刀何事,终是愧毛锥。

愿今年、四郊无警,向酒边、多作数篇诗。

山林下,相将见一,舍我其谁。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面对西风,首先想起家乡的莼鲈美味,又见明月升起在西边。
感叹一生的艰辛,如今都已化作斑白的双鬓。
回想往昔门前挂着蓬矢,壮年时究竟为何忙碌。
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只有上天知晓。
深深感谢您的恩德深重,即使频繁叮嘱,仍让我奔波劳碌。
看着手中的弓箭和笔墨,总是感到惭愧。
希望今年四面八方没有战事,能在酒杯旁多写几首诗。
在山林之中,能有谁与我相伴,除了你还有谁呢?

注释

西风:秋风。
莼鲈:代指故乡或思乡之情。
月生西:月亮升起在西方。
霜露:比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两鬓丝丝:形容头发斑白。
蓬矢:古人射箭前挂的草标,象征志向。
磊落:坦荡,豪迈。
丁宁:叮嘱,告诫。
愧毛锥:毛锥指笔,表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
四郊无警:四方边境安宁无战事。
舍我其谁:表示自己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鉴赏

此诗为南宋时期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八声甘州·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往昔壮志未酬、感慨今非的怀旧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希望安稳无忧的生活愿望。

"对西风、先自念莼鲈, 又还月生西。叹平生霜露,而今都在,两鬓丝丝。"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秋风,回忆往昔,感受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哀愁。

"当年门垂蓬矢,壮岁竟奚为。磊落中心事,只有天知。" 这部分描述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如今却成为空谈,只有天知道内心的苦楚。

"多谢君恩深厚,费丁宁温诏,犹置驱驰。看弓刀何事,终是愧毛锥。" 诗人在此感激君恩,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曾经未能实现壮志的自责。

"愿今年、四郊无警,向酒边、多作数篇诗。山林下,相将见一,舍我其谁。"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希望能够在没有战乱的情况下,以酒为伴,写下更多的诗篇,享受与自然和亲朋好友间的温馨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登经济楼

上巍楼、指顾剑东西,依然旧江山。

怅谁为荆棘,委渠天险,薄我风寒。

金瓯经营几载,鸿雁尚漂残。

一片迷棋局,著手良难。

犹幸红旗破贼,有竹边新报,喜听平安。

问纷纷遗事,一笑付凭栏。

愿天驱、五丁壮士,挽岷峨、生意与春还。

斜阳外,梦回芳草,人老萧关。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八)中秋小集无月

问孀娥、僝僽厌看人,唯复厌人看。

正凉宵准拟,招延素魄,慰藉苍颜。

廉纤梧桐细雨,吹彻玉箫寒。

仿佛山河影,只在云端。

又似去年今夕,枉教人愁怅,立尽阑干。

想菱花尘匣,憔悴女乘鸾。

恨无从、一登天柱,约宾朋、随分荐清欢。

持杯祝,老蟾无恙,留待明年。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二)用前韵答和史制参

续仲宣、一赋小呼鹰,声名满荆州。

向宾筵游戏,毫端月露,皮里阳秋。

遍历文书刁斗,何患不封侯。

横槊风烟表,独占诗筹。

见说眉攒心事,在岷峨乡国,落日西头。

怅英豪遗恨,都付大江流。

伟平生、经纶雅志,把重弓、聊为汉关留。

中秋近,何如载酒,一笑登楼。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三)自和

怅浮生、俯仰迹成空,依然此江山。

对秋容如画,天长雁度,水阔鸥闲。

追游未甘老态,凭酒借红颜。

归骑斜阳外,柳老荷残。

幸对黄花时节,喜宾朋晤语,烽火平安。

仅风巾一笑,名尚满人寰。

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

姑聊尔,招呼楚调,慰藉南冠。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