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

秋初江上别旌旗,故国无家泪欲垂。

千里未知投足处,前程便是听猿时。

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渔樵计已迟。

羽翼彫零飞不得,丹霄无路接差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秋天初临时,在江边告别军旗,心中满是对故乡无处安家的悲伤。
前方千里,还不知何处落脚,未来的路只能在听到猿啼时独自面对。
错误地专注于文字,空耗一生,回归渔樵生涯的打算已经太迟。
翅膀凋零无法飞翔,通往那辉煌的天空之路已断,无法再与高位者相接。

注释

秋初:秋季刚开始的时候。
别旌旗:告别军队的旗帜。
故国无家:故乡没有了归宿。
泪欲垂:泪水几乎要落下。
投足处:落脚的地方。
听猿时:听到猿猴哀鸣的时候。
文字身空老:沉迷于文字,空耗了岁月。
渔樵计已迟:回归渔夫樵夫的生活计划已经来不及了。
羽翼彫零:比喻失去力量或机会。
丹霄无路:指无法升入高位。
接差池:比喻与高位者相连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滕虞贬作,名为《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即将离别之地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担忧。

“秋初江上别旌旗”,开篇便以秋日江景设定情境,旌旗在风中飘扬,是分手别离的象征。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留恋,“故国无家泪欲垂”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

接着“千里未知投足处”,诗人面对茫茫前程,无从选择安身立命之所,感慨万分。紧随其后的是“前程便是听猿时”,这里的“听猿”指的是古代文人隐逸于深山之中,以聆猿啼为伴的故事,诗人自比流离失所,只能听从自然的声音,感受孤独与寂寞。

“误攻文字身空老”,诗人反思自己一生致力于文字之争,却未能有所成就,至今仍是空手而归,感慨中年已过,壮志未酬。随后“却返渔樵计已迟”表达了诗人想要放下文墨,转向田园生活的愿望,但因时日已晚,这一计划也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最后,“羽翼彫零飞不得”,比喻自己虽有远大志向,却如同翅膀残缺,难以高飞。末句“丹霄无路接差池”则是说到诗人心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隔阂,无论多么努力,也难以达到那完美无瑕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首情真意切、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3)

滕倪(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

袅袅芙蓉枝,灼灼当秋好。

严霜一以冽,日夜色枯槁。

讵惟华叶衰,柯条不自保。

斩刈同束薪,秋江迹如扫。

时事多推移,江流去浩浩。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映水有深意,见人无惧心。

白发不能容相国,也同闲客满头生。

形式: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杂曲歌辞(其二)凤归云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