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和风周匝万花开,春雾濛濛锁绿苔。
世人寐语不知意,黄鹤楼前不赏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风轻拂,万物竞相开放,绿苔在春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娇嫩。然而,诗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世人在忙碌中可能并未察觉这份盎然生机,更无人去黄鹤楼前欣赏梅花的傲骨与芬芳。诗人释印肃以简洁的笔触,寓含了对人情世故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咏春诗,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融合的审美追求。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石人击鼓木人吹,露柱亲闻脑搭披。
如是圆音无用处,阎公未肯便饶伊。
普庵三颂自连拈,寄与提纲本手钳。
炉鞴稳时无钝铁,何妨矢上更加尖。
鼻孔辽天是阿谁,权将云雾作衣披。
迷悟本无唯一性,你全是我我无伊。
擎山抱岳疾如风,持杵拈槌解脱空。
世间有相非身大,须弥总纳一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