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霞帔寻常带酒眠,路傍疑是酒中仙。
醉来不住人家宿,多向远山松月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沉浸在酒的世界中的情景,通过几句话勾勒出一个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形象。"霞帔寻常带酒眠"一句,既表明了道士对酒的喜爱,也透露出他对尘世纷扰的漠视;"路傍疑是酒中仙"则赋予了他的醉态以神仙般的幻想色彩。
第二句"醉来不住人家宿,多向远山松月边"进一步展现了道士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他醉酒后不愿留在人家,而是偏爱于深夜前往远处的山林之中,那里有清凉的松风和明亮的月光相伴。这样的描写,不仅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内心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画出了一个既有仙风道骨又不羁世俗的道士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自然、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不详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
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万条金线带春烟,深染青丝不直钱。
又免生当离别地,宫鸦啼处禁门前。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欲住村西日日慵,上山无水引高踪。
谁能求得秦皇术,为我先驱紫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