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逢故人慢.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为阮亭赋

龙绡一幄,有灵芸针线,刺凤描鸾。秋水漾波澜。

正洞庭归客,憔悴思还。

牧羊龙女,恰相逢、雨鬓风鬟。

看多少、沙明水碧,一天愁绪漫漫。

却又早来橘浦,见儿家、绡宫璇阙生寒。

贵主下云端。更箱开青玉,珀映红盘。

海天良夜,论恩情、可似人间。

绣到此、料应长叹,眉峰斜蹙湘山。

形式: 词牌: 潇湘逢故人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通过“龙绡一幄”、“灵芸针线”等词句,展现了绣娘精湛的手艺和对《柳毅传书》故事的深刻理解。诗中以“秋水漾波澜”比喻绣娘眼中的思绪如秋水般深邃,表达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洞庭归客,憔悴思还”则暗示了故事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情境之中。接着,“牧羊龙女,恰相逢、雨鬓风鬟”描绘了故事中的关键人物相遇的场景,通过“雨鬓风鬟”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当时环境的凄美。

“看多少、沙明水碧,一天愁绪漫漫”进一步渲染了故事的氛围,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广阔的自然景象,同时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如同这无边的天地一般广阔。

“却又早来橘浦,见儿家、绡宫璇阙生寒”这一句转折,将故事的场景从广阔的自然转至绣娘的内心世界,通过“绡宫璇阙”这一意象,展现了绣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贵主下云端。更箱开青玉,珀映红盘”这一段描述了绣娘在创作过程中的专注与虔诚,通过“青玉”、“红盘”等细节,展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作品的精心雕琢。

最后,“海天良夜,论恩情、可似人间”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赞美与向往,而“绣到此、料应长叹,眉峰斜蹙湘山”则以绣娘的动作和表情,形象地表现了她对故事中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共鸣,以及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绣娘高超的技艺,也深刻揭示了她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思考。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潇湘逢故人慢.送王亦世归汉阳兼寄怀人

西风湘楚,正湘竹如啼,湘禽如舞。湘岸飞湘雨。

更渌水微波,青山可数。

几幅烟帆,采不尽、白蘋红杜。

想此际,仙令归舻,一派江山今古。

女娥祠,巴子国,看历历晴川,萋萋芳树。

风外催津鼓。恰人在洞庭,秋盈橘浦。

官舫瑶琴,总弹破、沙清月苦。

倩楚塞、白雁同归,并寄阿戎此语。

形式: 词牌: 潇湘逢故人慢

泛清波摘遍.咏沼内红鱼

吴娘水阁,几曲金塘,时听红鱼跳波响。

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蒋。妆台上。

伤春天气,中酒心情,斜溜明矑还细相。

照水钗倾,投饵鬟偏,几遍惆怅。朝霞漾。

寄到啼椷染血,带得落花铺绛。

爱尔绝代红妆,水云高旷。浑无恙。

娇鸟笼底去来,美人影中生长。

莫管画溪笠泽,黏天风浪。

形式: 词牌: 泛清波摘遍

击梧桐.酒阑感赋

被酒阳狂,当歌慨慷,几遍雄心肮脏。

芦中人,灶下养。市南屠狗,城东卖酱。

更邀昔日知交,白掷剧饮,掀髯抵掌。

击碎唾壶,拍碎胡琴,旧事流波一往。

想像衣香,沈吟手粉,十载后堂情状。

灯灺后,梦回时,曾否玉人无恙。

醉后猛然思省,人生何必定多情,且潦倒、短衣射虎,学蓝田李广。

形式: 词牌: 击梧桐

一萼红.寒食纪事

玉津园,记个侬门巷,渌水漾罘罳。

社燕低飞,饧箫轻弄,东风隋柳如丝。

正客里、禁烟天气,趁流莺、啼处立多时。

蒜押双摇,药栏九转,瞥见师师。

十五破瓜年纪,恰梳头才了,縆额偏迟。

红玉勾人,碧虚留客,篆烟半袅金猊。

魂断是、琼闺有缝,迸他修竹两三枝。

料尔一春寒侧,长倚腰肢。

形式: 词牌: 一萼红